-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水分子的化4
青岛开发区培训学校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电解水时,和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和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质量比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时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的结论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检验:(1)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它是__________。(2)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它是_______。
【课堂活动】:
水的分解
通过观察分析课本P32图,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反馈】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
A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情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 C蒸馏水是最纯净的水 D 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
3、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A、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5、图2-1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C.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D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原子则不运动
8、(1)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A试管和
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2)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
主要有(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课本P32-34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点燃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概念
特点
表达式
实例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内容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4.、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用途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乙醇(俗称酒精)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第一节认地球教学设计.doc
- 第二章第三节《界地形》教学设计.doc
- 第二章第二节世的海陆分布.doc
- 第二章第四节 胞中的糖类和脂质.doc
- 第二章第四节曲面积.doc
- 第二章练习题参答案.doc
- 第二章组成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doc
- 第二章组成细胞分子单元提升检测.doc
- 第二章继承爱国统弘扬民族精神(4学时).doc
- 第二章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