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_信源编-习题答案
5.1 设信源
(1) 求信源熵H(X);
(2) 编二进制香农码;
(3) 计算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解:
(1)
(2)
xi p(xi) pa(xi) ki 码字 x1 0.2 0 3 000 x2 0.19 0.2 3 001 x3 0.18 0.39 3 011 x4 0.17 0.57 3 100 x5 0.15 0.74 3 101 x6 0.1 0.89 4 1110 x7 0.01 0.99 7 1111110 (3)
5.2 对信源编二进制费诺码,计算编码效率。
解:
xi p(xi) 编码 码字 ki x1 0.2 0 0 00 2 x2 0.19 1 0 010 3 x3 0.18 1 011 3 x4 0.17 1 0 10 2 x5 0.15 1 0 110 3 x6 0.1 1 0 1110 4 x7 0.01 1 1111 4
5.3 对信源编二进制和三进制哈夫曼码,计算各自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解:
二进制哈夫曼码:
xi p(xi) 编码 码字 ki s6 1 s5 0.61 0 s4 0.39 1 s3 0.35 0 s2 0.26 1 x1 0.2 0 10 2 x2 0.19 1 11 2 x3 0.18 0 000 3 x4 0.17 1 001 3 x5 0.15 0 010 3 s1 0.11 1 x6 0.1 0 0110 4 x7 0.01 1 0111 4
三进制哈夫曼码:
xi p(xi) 编码 码字 ki s3 1 s2 0.54 0 s1 0.26 1 x1 0.2 2 2 1 x2 0.19 0 00 2 x3 0.18 1 01 2 x4 0.17 2 02 2 x5 0.15 0 10 2 x6 0.1 1 11 2 x7 0.01 2 12 2
5.4 设信源
(1) 求信源熵H(X);
(2) 编二进制香农码和二进制费诺码;
(3) 计算二进制香农码和二进制费诺码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4) 编三进制费诺码;
(5) 计算三进制费诺码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解:
(1)
(2)
二进制香农码 p(xi) pa(xi) ki 码字 x1 0.5 0 1 0 x2 0.25 0.5 2 10 x3 0.125 0.75 3 110 x4 0.0625 0.875 4 1110 x5 0.03125 0.9375 5 11110 x6 0.015625 0.96875 6 111110 x7 0.0078125 0.984375 7 1111110 x8 0.0078125 0.9921875 7 1111111
二进制费诺码 p(xi) 编码 码字 ki x1 0.5 0 0 1 x2 0.25 1 0 10 2 x3 0.125 1 0 110 3 x4 0.0625 1 0 1110 4 x5 0.03125 1 0 11110 5 x6 0.015625 1 0 111110 6 x7 0.0078125 1 0 1111110 7 x8 0.0078125 1 1111111 7 (3)
香农编码效率:
费诺编码效率:
(4)
xi p(xi) 编码 码字 ki x1 0.5 0 0 1 x2 0.25 1 1 1 x3 0.125 2 0 20 2 x4 0.0625 1 21 2 x5 0.03125 2 0 220 3 x6 0.015625 1 221 3 x7 0.0078125 2 0 2220 4 x8 0.0078125 1 2221 4 (5)
5.5 设无记忆二进制信源
先把信源序列编成数字0,1,2,……,8,再替换成二进制变长码字,如下表所示。
(1) 验证码字的可分离性;
(2) 求对应于一个数字的信源序列的平均长度;
(3) 求对应于一个码字的信源序列的平均长度;
(4) 计算,并计算编码效率;
(5) 若用4位信源符号合起来编成二进制哈夫曼码,求它的平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 投影变(改).doc
- 第五章 抗菌药概论.doc
- 第五章 掌握科方法的心理基础.doc
- 第五章 数据资的整理与显示.doc
- 第五章 有机化物的酸碱性.doc
- 第五章 机械分和固体流态化.doc
- 第五章 机械能其守恒定律.doc
- 第五章 机电控工程中的传感器选择.doc
- 第五章 气体的理性质.doc
- 第五章 梁弯曲的位移 习题解.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