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数据资的整理与显示
第章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 数据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核、检验、分类、汇编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通过调查或实验所得原始资料是分散的、零乱的,只有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科学整理,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实现由个体到全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弄清研究总体的特征。数据资料整理过程: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和统计分析的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划类分组3.在分组的基础上,将各项资料进行汇总,得出反映各组和总体的总量指标4.将整理好的总量指标,通过统计表、统计图显现出来。1.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核
在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受取样、分析测试条件及操作人员的因素的影响,存在记录不全、数据错误等现象,在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之前,必须对全部数据进行核对,保证检查原始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经过检查与核对的数据才能进行统计分析,真实地反映出调查和试验的客观情况。
对资料完整性和及时性检查,主要是根据调查和研究方案的要求,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的份数、内容和时间上报等。对资料正确性的检查,是数据检查与核实的核心,也是审核工作中的难点,主要看数据本身有无错误及调查数据的口径、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对检查合适的方法有两种: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法。逻辑检查是根据调查、研究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或常识上审核资料的内容是否合理,符合逻辑,相关指标之间有无相互矛盾之处等,如某企业上报的排水量仅占其新鲜用水量的20%,这是不合情理的。计算检查,是检查调查表中各项数字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和计算结果有无错误,计算单位是否符合要求,数字之间该平衡的是否平衡,如审核各单项之和是否等于小计,小计之和是否等于合计,各横行、纵栏的合计有无错误等。
对原始资料检查核实后,如发现遗漏,应及时补充,如发现错误,要找出发生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必要时要重新试验或调查。
2. 对二手数据进行审核
二手数据是通过其他渠道取得的数据,其中的有些数据可能是为特定目的通过专门调查而取得的,或者是已经按特定目的的需要做了加工整理的。对于使用者来说,除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外,还应着重审核数据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适用性审核就是要弄清楚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口径以及有关背景材料,以便确定这些数据是否符合自己分析研究的需要、是否需要重新加工整理等,不能盲目生搬硬套。
时效性审核用于某些时效性较强的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如果所取得的数据过于滞后,就可能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一般来说,应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统计数据。
数据在经过审核后,确认适合于实际需要,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加工整理。
3. 数据筛选
审核后,在发现有些数据中的错误不能予以纠正,或不符合调查的要求而又无法弥补时,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剔除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不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及有明显错误的数据,将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三、数据资料分组(grouping of classes)
2.分组的标志的选择
1.次数分布的概念
对调查或试验所得的数据资料,经检查与核对后,根据样本资料的多少确定是否分组。如是样本容量在30以下的小样本,可不分组,直接进行统计分析。对样本容量在30以上时的大样本,应将数据分成若干组,计算其在各组区间内的变数个数(即次数),由各区间内变数出现的次数组成的分布为变数的次数分布。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单位数叫做次数或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做比率或频率。次数分布是整理资料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反映了所研究的总体中所有的单位数在各组内的分布状态和总体的分布特征,并据以研究总体某一标志的平均水平及其变动的规律,便于进一步计算和分析。2.次数分布表的制作
次数表
(1)连续性数据资料的次数分布表
计量资料的整理分组是采用组距式分组法。在分组前需要确定全距、组数、组距、组中值和组限,然后将每个观测值分别归入相应的组内。以某路口环境噪声测量值(dB)资料为例,说明计量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具体步骤。
表 100个噪声测量值(dB)
64 73 67 71 67 71 68 70 70 68 69 63 68 70 66 73 71 87 76 74 58 84 63 76 66 74 68 73 70 71 58 82 75 63 74 66 73 69 68 71 80 57 62 75 66 74 68 72 69 71 81 75 74 72 71 69 67 65 62 56 79 73 75 70 72 67 69 62 65 56 55 61 64 67 69 72 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 水文质试验.doc
- 第五章 注射与眼用制剂.doc
- 第五章 湿地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doc
- 第五章 物质构 元素周期律(教师版).doc
- 第五章 生活的轴对称.docx
- 第五章 相交与平行线导学案.doc
- 第五章 第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
- 第五章 第2 元素周期律.doc
- 第五章 第一 数例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
- 第五章 管理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