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三角形复教案
课 时 教 案 编 号:
授课教师 地点 时间 学 生 年级 科目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2) (3)
(4) (5)
2.代数式 是___项式,次数是___次.
3.化简:_____.10.若 ,则_____、______、______.11.若,则 .
4.(_____-y)2=x2-xy+______;(___ __)2=a2-6ab+_____.
5.(a+b-1)(a-b+1)=(_____)2-(_____)2.14..
6.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 教 学 课 程 二、新课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①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关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0.
(3)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
数量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三角形全等的四个判定方法都强调了三个条件,而且这三个条件中,至少有一条边,对应相等。在“边角边”中,它是两条边对应相等,外加一个“其夹角对应相等”在“角边角”中,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使这一判定方法有了一个推广即“角角边”,只要两个三角形有两个对应角相等,再加上一个对应边相等的条件就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边边边”秒是三条边对应相等。
对四个判定方法加以分析:
若知三条线段对应相等,就只考虑“边边边”,其他三个暂不考虑;若知两边对应相等就再考虑加上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可能是再有一个边对应相等构成“边边边”,或者看它们的夹角而构成“边角边”,这时需要根据图形和题意去找就可以了;若已知一边,往往是找两角,或一边配夹角;若已知一角,就考虑夹它的两边,凑成“边角边”或再找一个角及其夹边,凑成“角角边”,若已知两角,就考虑再找一对应边。
对于直角三角形,除了用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外还需要考虑“斜边、直角边”,即“边边角”只对于直角三角形成立。
掌握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
要全面掌握由“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的方法。尺规作三角形是作图的重点,其中的语言叙述是圣战,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尺规作图的一般步骤:已知、求作、分析、作法、说明、讨论。而我们现在只需写出已知、求作、作法说可以了。②尺规作图的语言叙述必须使用规范、精练、准确的作图语言。
三、巩固练习
1、如图1所示:
(1)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 ;(2)在△AEC中,AE边上的高是 ;
教 学 过 程
2、如图2,△ABC≌△AED,∠C=400,∠EAC=300,∠B=300,则∠D= ,∠EAD= ;
3、如图3,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BAD,
你的添加条件是是 (填一个即可)。
4、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cm和5 cm,则它的周长是 ____ _ cm。
5、如图,有两个长度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若∠CBA=320,则∠FED= ,∠EFD=
6.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α,∠β和线段a,求作△ABC,
使∠A=∠α, ∠B=∠β,AB=a
7.如图AB、CD相交于点O,AO=BO,AC∥DB。那么OC与OD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教 学 过 程
8.如图,两根钢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两个铁勾上,另一端固定在电线杆上(电线杆垂直于地面),已知两根钢绳的长度相等,则两个铁柱到电线杆底部的距离即BO与CO相等吗?为什么?
9.如图,△ABC中,AD⊥BC于点D,BE是∠ABC的平分线,已知∠ABC=40o,∠C=60o,求∠AOB的度数
10.已知:AD∥BC,AD=CB,AE=CF,请问∠B=∠D吗?为什么?
教 学 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 有机化物的酸碱性.doc
- 第五章 机械分和固体流态化.doc
- 第五章 机械能其守恒定律.doc
- 第五章 机电控工程中的传感器选择.doc
- 第五章 气体的理性质.doc
- 第五章 梁弯曲的位移 习题解.doc
- 第五章 树_练_答案.doc
- 第五章 水力压技术.doc
- 第五章 相交线平行线(华师版七年级上教案).doc
- 第五章 相交线平行线单元培优提高卷(含解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