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届国学经典育论坛.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届国学经典育论坛

第四届国学经典教育论坛 论坛宗旨参会对象 1、全面探讨和分析全国国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2、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学及国学教师的修学和为师之道 3、指导教学单位如何建立国学教师的培养机制和体系等 4、全面指导如何进行国学机构的创办、运营和教学管理等问题 一、儒家教子之道 课程内容: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核心及真精神何在?儒家教育的经典演进过程和教育内容是什么?从儒家的角度看,人一生中的教育次第和重点是什么?儒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是什么?如何把儒家教育的精髓与现代教育结合?本课程将以儒家教育为核心进行分享学习,学习古圣先贤教育经验,提升自身的国学基础和修养,为从事国学教育打下基础,指引方向。 讲师介绍:杨汝清,字杭之,儒家学者。曾供职于河北警界,后执教于清华大学,河北佛学院,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杨老师现任苇杭书院山长兼儒家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河北佛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旧金山燕京书院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耕读社及南京国学联盟导师。 杨汝清老师秉持“以儒家解释儒家,用经典诠释经典”的态度去思考生命,系统研习《孝经》与“四书”,深入探求儒家核心价值。多年来致力于以孔孟之道为旨归的儒家核心价值的学术探讨,儒家思想文化的修习传承以及师道回归、学堂书院制度重建、孝道礼乐与现代法治的会通、蒙学教育与现代民间公益事业的实践。著有《大孝至尊—孝经与成功人生》《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 二、国学教学及为师之道 课程内容:从古至今国学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现在的教育机构如何进行国学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什么?作为一名国学老师的基本素养有哪些?如何提升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实操能力教学目标、要点行解并重,身体力行 课 程 主讲人 5月1日 08:30-11:30 儒家的本源精神 杨汝清 苏 兴 14:00-17:30 儒家教子之道 19:30-21:00 研讨:国学学习内容及方法 5月2日 08:30-11:30 国学教学及为师之道 苏 兴 史英荣 14:00-18:30 幼儿及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 19:30-21:30 研讨:国学教学及办学探讨 5月3日 08:30-11:30 经典教育的心态及教学方法 陈晓燕 14:30-17:30 教师成长分享及教师团队建设 汇贤雅老师 论坛时间:2013年5月1日----2013年5月3日(共三天)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3年4月25日 课程费用:800元/人(不含食宿费) 详情可以搜索“汇贤雅少儿国学“网站拨打电话咨询 大 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wù)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ìe)。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wéi)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yù),菉(lù)竹猗猗 (yī)。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xià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读“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mò)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tài)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

文档评论(0)

qqmqq1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