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评价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教师版
高考资源网/第五讲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
教学目标:w.w.w.k.s.5.u.c.o.m
1、认知目标
①诵读:通过诵读,体会思想感情。
②品味: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把握不同诗歌所表现的不同情感,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在鉴赏评价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抓住形象、概括的语言,体会意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由2007年《考试说明》导入“古代诗歌鉴赏题之评价思想内容”的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典例探究
下面三句都写“愁”,却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③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教师设疑:三句都写“愁”,却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同学分析。
教师引导:都将难以名状的、抽象的“愁”情具体化了,需抓物的特点。
答案:①“一江春水向东流”,使我们感受到愁思汹涌,难以阻抑,深广而又无尽;这是一种因遭逢巨大变故而伴随终生的哀怨,是一种家国之痛,决不是花草闲愁。②李清照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搬到船上,小船载不动之愁,既见愁之多,又有沉重压抑苦闷之感。③贺铸迭下三个意象——遍地滋生的春草,满城飘飞的柳絮,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没完没了的江南梅雨,渲染出的是“闲愁”,撩人心绪,让人心乱如麻,无法排遣。
上述三种不同的“愁”,虽然没有直说愁的内容,我们却从不同的意象中,感知到了它们的情感性质、程度、情味,乃至产生的环境氛围。
小结:借助意象挖掘思想内容
四、巧题精练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2、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重庆卷)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这两首诗虽是同时代人所写,但写作对象不同,在诗中表现有情感也就不一样,前者描写的是春雷,“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描写的是“落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托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小结:[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w.w.w.k.s.5.u.c.o.m
●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基金的运复习试卷.doc
- 第五章天气系统气象学与气候学.doc
- 第五章平面图形何性质(讲稿).doc
- 第五章学前儿童认知发展.doc
- 第五章技校汽修电工电子教案.doc
- 第五章教育法的定实施与监督.doc
- 第五章数据库系原理.doc
- 第五章正常足月和早产儿.doc
- 第五章煤矿测量础知识与专业技术.doc
- 第五章电动机及基本控制电路.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