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品安粤港澳经济同盟策略和制度的融合与创新
粤港澳经济同盟:策略和制度的融合与创新
刘品安实现粤港澳经济同盟,发展策略应该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循序渐进,以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同盟为制度目标,按照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规划先行、重点突破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粤港澳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一个结构多元化、国际化的经济体系,使粤港澳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区域。
粤港澳经济制度的融合是粤港澳全面融合的基础和重点。粤港澳经济制度融合从深港一体化、珠澳一体化起步,然后是大珠三角一体化,再到粤港澳一体化。其中关键是大珠三角经济制度一体化。首先是以规划为龙头的制度建设。经济制度融合的路径应该是从《大珠三角发展规划》(在制定中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规划》基础上进行)开始,由中央政府牵头,粤港澳合作制定区域发展共同战略和共同目标,为粤港澳的经济融合提供一个更高层面的制度性平台。《大珠三角发展规划》对粤港澳经济合作各个重要方面,如重大基建、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环境保护、公共事务、协调和管理机构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其次是建立管理和协调机制。首先是共同管理机制,比如建立粤港澳规划委员会,是由粤港澳三方组成的政府机构,地点可放在香港或广州。其职能主要有:第一,制定、完善和协调发展规划;第二,协商区域发展重大事项;第三,协调大型基建项目发展等等。而粤港澳之间的协调机制可以包括各个方面,例如资金、人员等流动机制,这可由粤港澳三方政府相关机构彼此协商解决。最后是形成区域经济法律实体。经济法律实体是从粤港澳经济制度融合角度,在法律上制定一个统一粤港澳经济的实体法(如《大珠江三角洲统一商事法》),以此化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粤港澳经济联盟具有区域法制层面上的独立性,开放性和稳定性,使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粤港澳经济融合从深港一体化起步,深港一体化为粤港澳经济制度融合提供先行一步的示范。深港经济一体化将集中在金融、物流、高新技术、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领域,要加快深港产业合作的制度创新,及时总结深港经济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大珠三角和广东全省学习推广。经济制度的融合与创新应突出以下重点:、金融业方面粤港澳金融业的融合和制度建设,要立足共同打造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深圳为支点的大珠三角金融圈,构建粤港澳金融合作的统一平台,实现以大珠三角为内核的粤港澳金融融合。政府合作先行,以制度落实和环境激励引导市场合作。建立粤港澳政府协调机制以及货币管理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协作机制,商讨三地金融发展的规划、布局以及促进金融合作的环境激励措施,探索制度化的监管信息交流机制,推动粤港澳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实现粤港澳金融合作模式从“自觉需求反映型” 向“主动协调供给引导型”转变,合作层级从“要素互补”向“功能互补”提升。以市场对接为手段,促进三地金融市场融合。实现粤港澳金融市场的联动是三地间金融融合和制度建设的关键,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合粤港澳原有的金融市场资源,加快推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合作。货币市场方面争取申办三地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逐步实现货币自由流动和最终统一货币。资本市场方面继续支持广东企业到香港发行股票和借壳上市,支持设立港澳人民币离岸中心,在港澳建立发行人民币债券机制,在广州建立离岸港元、澳元市场。鉴于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相辅相成,建议广东争取成为新一轮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以机构互设和股本融合为通道,促进金融机构合作。鼓励广东银行和证券公司到港澳设立机构或者参股金融机构,同时也支持港澳资本参股广东省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利用港澳资本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争取在组建粤港澳合资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房地产?p汽车消费信贷公司等方面取得突破,弥补广东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足,促进广东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构建粤港澳金融联络的信息平台,为市场性的金融合作以及机构互设、股本融合和市场融合创造条件。实现金融基建的衔接。港澳建立人民币,与内地直接联网,服务粤港澳两地贸易结算、、等的需要;利用影像技术缩短两地票据结算时间;提高现有支付结算系统的规模效应。继续完善粤港票据联合结算系统。争取尽快增设美元票据单向结算,逐步开通美元、欧元票据双向结算;逐步把非贸易项目下的票据纳入联合结算范围。建立广东省银行间外汇清算系统,并与港澳即时支付系统连接。实现粤港澳银行卡互联互通。加强金融人才交流和培训。建立粤港澳金融人才交流制度,聘请港澳金融专业人士到广东金融机构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和顾问,鼓励省内优秀金融人才参加香港“输入内地专才”计划,选派省内金融业务骨干到港澳交流、培训、实习,鼓励省内高中、高校毕业生到港澳高校财经院系学习、深造。积极争取与港澳合作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人才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中高级金融人才。、物流业方面粤港澳物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