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毒气:毒扁豆也疯狂.doc
神经毒气:毒扁豆也疯狂
8月21日凌晨,叙利亚大马士革东部郊区发生化学武器攻击事件。有报道称是政府军使用神经毒气沙林(sarin),这一事件导致超过1400人中毒死亡。随后,一系列现场拍摄的画面被上传到视频社交网站youtube上,全世界为之震惊。尽管叙政府否认,但“化武指控”已导致叙利亚局势升级,西方武力干预的可能性增加。
化学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的一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有使用。一战中,芥子气和光气被广泛应用,而神经毒气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出现。神经毒气因其快速致大规模人群死亡的极毒特性,自二战结束以后就罕见使用,仅有的一次群体性神经毒气中毒事件是1995年日本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神经毒气惨案”——那一次使用的就是沙林。因而,此次叙利亚事件理所当然地引起全球的警觉。
神经毒气是化学武器中一大类能够快速切断神经传导的含磷的化学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常规武器的开发日新月异,而化学武器的发展在过去近一个世纪里并无很大改变。根据联合国《化学武器公约》的规定,所有拥有包括神经毒气在内的化学武器的国家,都必须逐步销毁现存的化学武器。截至目前,全球宣称的化学武器库已有近80%被销毁。化学武器不像炭疽杆菌等生物武器那样可以直接焚毁,而必须在特殊设计的场所通过特定的化学手段予以销毁。
那么,神经毒气这类恶魔般的致命武器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从毒扁豆到杀虫剂
在西非干热的环境中生长着一种扁豆,叫“卡拉巴豆”。这种有毒植物的果实常被非洲部落的土著用来对犯人进行审判:在服用这种扁豆后如果死亡,则表明有罪;如果侥幸存活,则表明无罪。在这种荒唐的“法律”沿用很多年后,毒扁豆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1864年,化学家从这种扁豆中分离出一种生物碱,将其命名为“毒扁豆碱”。1877年,毒扁豆碱被用于治疗青光眼,并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的研究发现,毒扁豆碱是通过抑制一种酶来产生药理作用的,这种酶叫“乙酰胆碱酯酶”,它的作用是分解掉从神经末梢释放出来的一种细胞信号分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对于维持正常的人体功能极其重要,但是如果释放过多,就会引起功能紊乱,因此,这些信号分子在从神经末梢释放出来后要迅速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掉,这样才能维持机体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平衡。
乙酰胆碱的功能太低,会产生多种疾病。例如,有一种叫做“重症肌无力”的病就是因此机理而导致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容易疲劳。通过药物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以后,乙酰胆碱就不会被迅速分解掉,从而提高了乙酰胆碱系统的功能,患者的症状就会减轻。
而另一方面,如果长时间持续性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则大量乙酰胆碱得不到分解,就会聚集到全身的神经末梢部位持续作用,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直至死亡。1854年,法国有机化学家Philippe de Clermont合成了第一种有机磷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焦磷酸四乙酯”(TEPP),他本人亲自尝试后差点被毒死。有趣的是,他侥幸存活后发表了有关论文,还报道了品尝这种药物的味道。TEPP后来作为农业杀虫剂被广泛使用,但这种农药具有剧毒特性,仅需几滴就可致命,鉴于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都已禁止将其作为农业杀虫剂。后来一系列有机磷农药被合成,其中很多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农药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合成的,例如对硫磷、马拉硫磷、百草枯等。 从农药到“化武”恶魔
德国化学家Gerhard Schrader长期致力于新型农业杀虫剂尤其是有机磷农药的研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全球的粮食短缺和农业生产做贡献。对硫磷就是他合成的,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农药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Schrader实验室通过对2000多种化合物的筛选发现了塔朋(tabun)。塔朋几乎对所有农业害虫都有极强的杀伤力。1937年1月,一次偶然的事故让Schrader领教了塔朋的威力:在实验中有一滴塔朋不慎被滴到了实验台上,短短数分钟内他和他的实验助手就感觉到瞳孔缩小、头晕以及极度呼吸困难。他们用了3个星期才完全恢复。
当时德国纳粹当局规定,所有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科学发现都必须上报陆军部,于是Schrader将塔朋样品送给军方。德军立即意识到这种毒物的军事价值,因而将与塔朋相关的所有专利申请和研究资料都定为军事机密,并给Schrader建立了新的实验室,让他继续从事有机磷制剂的研究。其后,Schrader又先后合成了沙林、梭曼和环沙林。
从1939年开始,纳粹德军建造了专门生产塔朋的工厂,当时有超过3000人受雇于该工厂,全部配备呼吸面罩和防护衣。即使如此,在开工后的2年半内至少有10人死于生产事故引起的塔朋中毒。截至工厂在1945年被苏联红军缴获时,据估计已生产了1?3万吨塔朋。这些塔朋后来下落不明,据信全部被苏联红军转移到了前苏联的捷尔任斯克。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