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大丽铁路区民族本土文化资源保护.docVIP

简述对大丽铁路区民族本土文化资源保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对大丽铁路区民族本土文化资源保护.doc

简述对大丽铁路区民族本土文化资源保护   摘 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资源丰富的区域,大理、丽江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区域内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互通有无,在文化上互相交融学习,互相影响,呈现出和谐共荣的发展局面。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改善,这种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也正因为如此,虽然铁路建设区域分为中心区域和辐射区域,而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却应当一体化考虑。   关键词:大丽铁路区;民族本土;文化资源   1 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是人类在历史活动中留下的遗迹,也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大理曾经是南诏和大理国的王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大理境内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被列为国家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4项,此外还有省级、地级和县级文物保护项目近百项。这些文物古迹,如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南诏太和城遗址、大理羊苴咩城遗址、凤仪文庙、鹤庆的云鹤楼、文庙建筑群、金墩象眠山古代火葬墓地及火葬罐、剑川石钟山石窟、剑川古镇、西门街古建筑群、洱源的德源城遗址、旧州塔群等。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滇藏、滇川的交通枢纽,也是云南西部的咽喉,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明清时丽江古城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丽江古城于1986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丽江古城之外,还有白沙古建筑群、五凤楼、木府、他留人古墓群、白沙壁画等多处文物古迹。在大丽铁路沿线众多的文物古迹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石钟山石窟和寺登街古建筑。石钟山古时候称为中山,因有形如巨种的紫红丹霞岩故称为石钟山,又称石宝山。石窟分石钟寺、狮子关和沙登箐三个片区,共计16窟139尊造像,是我国最南方的一个石窟群,有“南天瑰宝”之称石钟山石窟在内容上可分为南诏王室造像、佛教造像、外国人造像及原始崇拜造像等几类,这些造像明显地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较为集中地展示了白族所崇信的佛教密宗神祗。二是将王族造像也雕刻到佛教石窟中。三是原始崇拜与神佛同时供奉。四是外国人的造像。由于石钟山石窟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列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寺登街古建筑群大理州剑川县沙溪坝子中央,是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大理沙溪寺登拥有保存完整的寨门、四方街、集市、戏台、旅馆、古寺、民居。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将沙溪列入“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   2 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宗教的重要形式,与文明宗教相对。它是宗教的早期形态,而在许多民族中,往往又受到文明宗教的影响,并存共生。由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它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创造、发展中产生深远影响。在项目区域的原始宗教,主要有纳西族东巴文化、白族本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等。东巴文化是产生于纳西族古代社会的宗教文化。作为东巴文化传承人的东巴,被称为“智者”,他们不仅会写东巴字、诵东巴经、画东巴画、跳东巴舞、主持东巴仪式,而且集学、医、艺、匠于一身。一般是世袭相传,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传得越久远,越受人敬重。用于东巴举行仪式时诵唱的东巴经,由历代东巴用图画象形文字写成。过去每个东巴家中都藏有几十册、上百册经书,世代相传。目前国内外收藏的东巴经有2万多册。白族聚居的村庄多数都建有本主庙,也有的是几个村子共有一个本主庙。庙里供奉本主神,作为村社的保护神。立为本主神的有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有保卫家乡的部落首领,有为民除害的英雄,有根治水患的“天神”、“龙王”及工匠,有秉公正直的清官等,甚至连一些大石头、树疙瘩、猪、狗、马、牛都可以作为本主崇拜的对象,所以大理民间有“五百神王”的说法。另外,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下,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原始宗教信仰活动中,还存在着对森林、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无限崇敬爱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生的生态意识。当地群众对森林树木大都怀有深深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并视之为一个神圣之地。许多民族地区都有“神林”、“圣山”和“神山”。神林和神山上的草木严禁砍伐和毁损,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祭林拜树仪式,山上的自然生态受到良好的保护,那里的生物物种也格外繁茂多彩。纳西族的《东巴经》中还蕴涵着丰富的水崇拜的思想,它也基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一套保护自然的习惯法:禁止在河里洗屎布;禁止向河里扔废物或倒垃圾;禁止向河里吐口水,禁止堵塞水源;不得在水源地杀牲宰畜,不得在水源旁大小便。这些习俗事实上在白族、彝族中也同样存在。不仅如此,一些民族举行的农耕礼仪还表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敬畏,蕴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