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徒步天山深处.doc
徒步天山深处
新疆天山雪峰下的雪莲。图 /FOTOE 宋士敬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这个四人小分队决定推迟进山的时间,以便与一支专业的户外队伍同行。
这一次寻找植物的地方与以往都不同,要翻达坂(维语中指垭口),涉水过河,可能面对狼群,而且路途中要背着七天的粮食,在天山的高山牧场和无人区露营六个晚上。
这条线在户外界被称为“狼塔C”。狼塔之路是一条由北向南翻越天山的徒步之路,沿途有5座近4000米的达坂,徒步距离约120公里。其中,狼塔C线被评为难度和风景级别最高的8级,因其长途跋涉的艰辛和无人区的绝美而闻名,是一条充满诱惑和挑战的徒步线路。不过,我们只是想冒昧地闯进天山,去探访隐藏在深山中的雪莲花,并没有从北疆走到南疆的觉悟。只要能翻过白杨沟达坂,顺利抵达台普希克马河河谷,就可以看到因人迹罕至而幸存下来的雪莲花种群。
颠簸的厢式货车一路爬升,拐上一个垭口,原始森林展现在我们眼前。天山云杉如堂吉诃德的长矛,密密地布满山腰、河谷,直直地刺向天空,给人一种奇幻之感。
开始徒步已是7月6日的下午,雨保持着夏季的风格,说来就来,完全没商量的余地。我们用雨衣把自己和硕大的登山包一起包裹起来,带着久违的兴奋迈进这森林峡谷里。湍急的河流边生长着柳树,河岸高处开着橙黄色的野罂粟,我们不由自主地深深呼吸着这大自然的气息。
继续深入,峡谷变得狭窄,山路被上涨的咆哮的河水吞没。我们本想钻林子绕行,但前面的队友已开始挽裤腿、换溯溪鞋,再试试水的深度,只到大腿高度,索性跟了上去。万没想到,河水从高处的雪山流出,奔腾了几十公里,还保留着冰雪的温度,浸人肌骨。
彻底走出云杉林,就步入了高山牧场区。天色渐暗,羊群开始往羊圈汇集。羊圈靠近河边,往上就是哈萨克牧民的棚屋或帐篷。每一群羊的数量都很大,足以淹没我们整个队伍。
北京时间夜里10点半左右,山里才黑尽。在河边高地扎营,旁边是一座废弃的羊圈,河的另一边也是羊圈。我们的头灯在羊群中引起了小小的骚动,很快地,它们就习惯了。架锅灶烧水做饭,简单地洗漱后就寝,一切归于寂静,只闻河水的声音。
山里的清晨,异常地寒冷。羊群已早早散出去,漫不经心地在草甸上啃食着,或三三两两靠着蜷着,似乎在等迟来的日出。抬头望去,晨光已越过东岸的山尖,慢慢照了进来。等温暖的光包裹住我们时,脱去轻薄的羽绒服,背上帐篷和食物,开始了新一天的行程。今天要翻过白杨沟达坂,一个雪线以上的垭口。
行走在绿色的高山草甸上,路上遇到了哈萨克牧民的羊群、马群,还有几只骆驼。一路山势起伏,总体上却在缓慢地爬升。到午饭时间,已过了高山草甸的分布上限,再往上便是碎石滩,石滩的上缘是雪山。夏季,有的地方雪消融了,露出了发暗的山脊。
吃过简易的路餐、稍事休息后,开始攻克此行最难的关卡——白杨沟达坂。1000米的陡坡、碎石滩和雪坡的爬升,让我这个常年爬山采集植物的人,走起来也是边走边喘。高海拔的低压和寒冷,总让人昏昏沉沉,用背包靠着大石块休息时,一不留神就迷瞪。可不敢睡着,轻则会感冒重则易失温,必须走起来,再慢也好。这时,队友之间的鼓励和帮助就更显重要。
夏季的冰雪大部分消融了,但路面却更加惊险。冬雪是蓬松的,一踩就紧实,而这种半融不化的冰雪,却常让你冷不丁地一滑,惊得汗毛直立。路下方是陡峭的碎石滩,一失足翻滚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一步步向上挪动,穿过一大片雪坡后,就登上了白杨沟达坂。几个尼玛堆瑟瑟地立在那里,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雾气很大,看不清道路,传说中的狼塔(即河源峰,意为有狼群守护的塔山)更是隐藏了起来,看来今日无缘。
下行不久,雪粒裹着雨水就迎面袭来,明显比北侧猛烈。但令人失望的是,充足的降水并没能在贫瘠的碎石滩上滋养出更多的植物来。我们闷头赶路,突然,路边出现了一丛丛开黄色小花的天山小甘菊。它们浑身长满白色绵毛,每一枝都顶着一个黄色小花盘,精致得迷人。正陶醉在其中时,下方传来队友惊喜的喊声,看来是看到雪莲花了。我们顾不得下山路滑,一起跑了过去。
在这海拔3600米的地方,我们见到了此行的第一株雪莲花,也是海拔分布最高的一株。雪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幼苗至成株开花,需要四至五年时间。花周围有膜质叶片围绕,似莲瓣一般,因生在雪线附近而得名。
这株雪莲的出现,鼓舞着我们更加仔细地在碎石间寻找着那一抹菜绿——对,是菜绿,不是翡翠绿,因为看到它,容易让人联想到包菜。这抹绿随海拔的降低,越来越常出现。
前方的队友已停下扎营,在其正上方,正好是一个由八九株雪莲组成的族群。在这天山的深处,雪莲花就开在帐篷边,一种难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原定第三天的计划是去台普希克马河谷寻找雪莲,既然它提前出现,再综合考虑队员们的体力等各方面因素,我们决定调整行程,就在附近停留一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