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上的打工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水线上的打工者.doc

流水线上的打工者   流水线上的迷茫   2013年4月24日及4月27日,富士康再发“两连跳”:郑州航空港园区内,一名24岁的男子和一名23岁的女工,相继跳楼身亡。   此前,员工跳楼的惨剧就曾多次在这个全球代工巨头里上演。情况最严重的2010年中,有多达十余名工人从深圳富士康的楼上跳下。   单调的流水线生活和严苛的管理制度,被指是酝酿这些悲剧的“祸首”。机械压抑的工作、没休止的加班、突然而至的责骂、看不到未来的迷茫等,无不在考验着富士康工人、尤其是“新生代工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富士康也曾尝试通过加薪、建立工会等行为,舒缓员工的生存状况。但是这种努力,未能完全奏效。2010年发生N连跳后,富士康先后多次上调员工工资,其底薪已从先前的八九百元上调至1800元。   去年10月时,记者曾到太原富士康“潜伏”过20天。那段时间里,记者被分配到化成车间的喷码线上负责“收料”,即把沿着流水线流下的手机和电纸书的壳拣到托盘中。根据大致统计,上班的10个小时内,每个工人大约需要收八九千个料,平均每4秒就要重复一个“伸手—拿料—放料”的动作。工人需要在流水线前保持“亢奋”。如果收料跟不上流水线的转动速度造成积压,那线长的吼声和骂声就会紧接而至。   富士康的工人每天需要在车间工作10个小时,其中包括8个小时的正常上班时间和2个小时的加班。以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划分,富士康会向在上述日子里加班的工人分别支付1.5倍、2倍和3倍的工资。   这样的“馅饼”刺激着工人们“自愿加班”,虽然他们早已厌烦了流水线生活。如果他们不加班的话,一月只能拿到1800元的底薪,偿还掉厂牌里的400元饭费和100元左右的住宿费后,所剩寥寥。   继去年10月,今年4月15日,记者再次前往富士康体验打工生活。   廊坊富士康园区占地约千亩,东西走向,繁盛时期员工曾达七八万。记者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一起,手持大包小箱,列队在富士康园区,去往公寓楼。沿途,一栋栋灰白相间的楼宇,包裹着一张长约数十米,宽约2~3米的大网。这些大网是2010年富士康发生“N连跳”之后安装的,如今已显得破旧,多已破损,裂着大洞,在风中摇摆。   “如果有人跳楼,防护网不堪一击。”看着一张张破网,一位工友笑称。   记者被分配到的宿舍一共10人,5张上下铺。宿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40来岁,最小的不足18岁,多数20岁出头,学历初、高中。   “欢迎你来,但是,你,什么时候走?”我刚在宿舍一张床铺前坐下,一年龄30岁的河北籍青年王二猛向我打趣说。   “王二猛之问”有着它的因由。室友说,我所住的这张床位一个月换了3个人,“都是新员工,受不了苦闷压抑的工作,都辞职了。”宿舍中,多数为工作1到3个月的新员工,而30岁的王二猛因工作半年,在宿舍被公认为“资深员工”。   近4万人的廊坊富士康,最近几个月,几乎每天都吸纳大批新人进入;同时,每天又有不少工友辞职。   王二猛说,富士康像一个“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压抑,挣不到钱,工作枯燥,受气……没有家的感觉”等等,成为“出城”的主因;而想来富士康看看究竟啥样,体验世界500强企业的文化氛围,找个媳妇或女朋友容易等等,则使不少员工走进“围城”。   机械、压抑的流水线生活   4月23日晚7时30分,廊坊富士康的一个厂房车间,记者和其他30多名新员工一起,在流水线上通宵作业。进入车间,迎面扑来浓厚的化工气味,地面上绿色的地板沾满油渍,走在上面不时打滑。   操作间机器轰鸣,上百人在数百台飞速运转的操机台前忙碌着。工友们站在流水作业的操作台前生产一款畅销手机金属框架。该框架边沿被机器切割成薄片,十分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指。   新员工中,多数男工被分配在操机台手持喷枪,经老员工简单指点,开始流水作业;女工则对所生产出的产品精度进行测量,超出误差范围的将判定为废品。   记者负责对20余台机器生产出来的每一个流程产品拿到测量台测量,然后再拿着流程产品返回并反馈给操机台前的工友。这个活儿在工友眼中“再轻松不过了”,可以来回走动,可以和女工搭话聊天。可实际上这个工作并不轻松。从晚上8点到11点,20米远的“跑道”,记者不间断跑了3个小时。夜晚11点,是吃饭时间。我们在食堂匆匆饭毕,短暂歇息后,又匆匆返回车间。从12点到凌晨起,几位操机台工友操机时,闭着眼睛,趁线长不在,休息几秒钟。凌晨3时,记者的双腿已经失去知觉,机械地从操机台不断在油滑的地面上,滑向测量间,重复着机械的劳作。   凌晨4点多,因为良品率低,线长将质检人员组合到一起,“昨天的废品情况30多个,今天是60多个,你们在干什么……你们是否用心做了,我咋向上面交待。”线长表情痛苦。   凌晨5点,8小时工作完成。新员工可以休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