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托遗孀离世:前南斯拉夫最后印记消逝.doc
铁托遗孀离世:前南斯拉夫最后印记消逝
距离塞尔维亚皇宫大门不远的地方,一座年久失修的大宅静静矗立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平大街的街角。大宅前没有任何显眼标记,只有肆意生长的常青藤环绕着锈迹斑斑的铁门。
由于远离市中心,除了每日来往于皇宫的游客,这里一贯冷清。在拥有奥斯曼式四角屋顶和塞尔维亚传统礼拜堂的恢弘宫殿映衬下,大宅摇摇欲坠的阳台、支柱和破碎的玻璃窗令其愈发不引人注意。
许多游客,甚至本地人都不知道,在与他们一墙之隔的地方,曾住着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元首铁托的遗孀约万卡·布罗兹。她在这样阴冷潮湿的环境里生活了33年,直至10月20日因心力衰竭去世。
10月26日,塞尔维亚在铁托墓前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近两万人参加了葬礼。三声礼炮鸣响,六名军人抬着装载约万卡骨灰的灵柩缓步走到铁托墓旁,在“同志们,再见吧再见”的歌声中,将她与丈夫合葬。
“约万卡曾是我们的‘第一夫人’,我们的骄傲,我们国家的象征……她是我们的历史重要的一部分,而我们却将这段历史抛弃及遗忘。”塞尔维亚总理伊维察·达契奇在葬礼上宣读悼词,“今天,我们不仅是送别约万卡·布罗兹,也是送别铁托时代。今天,标志着前南斯拉夫最后印记的消逝。” “没有人应该过这样的生活”
葬礼之前,约万卡最后一次出现公众视野是在2009年——她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和塞尔维亚护照。 1952年5月,28岁的约万卡嫁给了60岁的铁托,因其时尚做派,曾被世人视作“南斯拉夫的杰奎琳·肯尼迪”。图为1953年,两人在位于贝尔格莱德郊区的别墅中
被“遗忘”多年后,她的生活质量在这段时间终于得到改善。此前,在塞尔维亚少数民族和人权部长利亚伊奇的“关照”下,约万卡刚刚在2008年“度过了第一个舒服的冬天”。
2006年,她的妹妹娜达曾给报纸写信,抗议前第一夫人“被迫以不光彩的方式生活”。当地媒体以《只比乞妇强一点》作为标题,报道了约万卡的生活状况后,她的潦倒才为人所知。很多人甚至这才知道,约万卡还活着。
自南斯拉夫解体后,从南联盟到塞尔维亚和黑山,再到塞尔维亚,国家名称多次改变、政府多次更迭。几乎每一次,都会有几个人号称代表政府去探望约万卡,并许诺会对房子进行维修,并改造其热水和供暖设备,但最后都没了下文。
塞尔维亚内务部曾表示为约万卡派出了3名贴身保镖和1名园丁,但没有人见过他们出现,而大宅的花园一直杂草丛生、泥泞不堪。
利亚伊奇在2005年探望过约万卡,当时正值冬天,“我记得室外是零下11度,屋里的寒冷简直难以忍受,约万卡穿着她所有的冬衣”。利亚伊奇对约万卡的生活状态表示“难以置信”。“没有人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更不用说前元首的遗孀了。我们至少可以修好天花板上的漏洞。”
塞尔维亚摄影记者埃特洛维奇甚至因约万卡的大宅没有暖气,在2002年12月去为她庆生时,被冻回了家。“平时根本无人关照约万卡,就连马桶漏水都要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人来修理。”而到了夏天,因屋顶年久失修漏雨,埃特洛维奇得帮她排干屋里的雨水,才有地方落脚。
约万卡已经持续这样生活了多年。
2001年2月9日,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公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称政府恢复了约万卡·布罗兹的行动自由,然而,相比她之前遭遇软禁的生活,其质量并没有多少提高。 “南斯拉夫的杰奎琳·肯尼迪”
“夫人曾过着最好的日子,但(遭遇软禁)之后,她身边的一切都是腐烂的,包括她的壁纸。”曾担任约万卡的贴身侍女长达20年的柳比·鲍克说。
“腐烂的日子”开始于1980年的一个夏夜,一群全副武装的男人将身穿睡袍的约万卡从其与铁托共同生活的乌日策大街15号驱赶到这座大宅,软禁了起来。此时,距离铁托去世不过月余。
“他们不允许我带任何私人物品,甚至是我和他的一张合影,或是一封信。”约万卡2009年接受采访时回忆。
而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铁托去世前三年,约万卡就已遭软禁。
1977年6月14日,铁托夫妇为挪威首相举行了奢华的欢迎晚宴后,约万卡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在铁托生命的最后三年,约万卡再也没能见丈夫一面。她生日时铁托派人送来的花束和卡片,成了这段夫妻关系的最后证明。
她再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已是1980年5月4日,身份变成了遗孀。
两人婚姻急转直下始自1970年代,执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内部开始怀疑,约万卡是苏联安插在铁托身边的间谍。
自冷战开始后,铁托不愿唯苏联马首是瞻,公开宣称要建立独具南斯拉夫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招致了斯大林的极度不满。南斯拉夫和苏联决裂,被“清除”出社会主义阵营。
尽管没有参与间谍活动的确凿证据,但在南高层对约万卡“玩弄权术,随意安插心腹,密谋发动政变”的指控下,已经步入晚年的铁托疑窦丛生,多次下令对约万卡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