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拐角下一站.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西村,拐角下一站.doc

华西村,拐角下一站   42年来,华西村有个不辩的事实,即:最高掌权者始终是吴仁宝。对于这个事实,吴仁宝曾解释道“因为我一直把华西村当作集体财产,如果我把它当作个人财产,那结果就不会是这个了”。 都说改革开放好,但在改革还没开放的时候,华西村先人一脚,率先走起来开放的路,让很多企业或者村庄都望尘莫及。1961年,华西建村,吴仁宝担任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他与村民一起,起早贪黑,肩扛手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只花了7年时间,吴仁宝带领群众硬是用人工重造了华西村地貌,实现了亩产一吨粮,建成了一个农业的样板村。 当中国农村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吴仁宝却认准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个理,领着华西村偷偷地办了一个小五金厂。这个小厂子,一年为华西村创利30多万元。几年里,靠这笔钱,全村人住上了新瓦房,人均分配从130元上升到220元,村里还建成了当时连苏南大部分县还都没有的5层大楼,用来办托儿所、中小学,被华西人自豪地称为“教育大楼”。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束缚,华西五金厂才正式挂起了牌子。 2013年3月18日,85岁的华西村“老当家”吴仁宝因病离世,华西村再次成为社会焦点。人们在追思吴仁宝辉煌创业史的同时,又为后吴仁宝时代的华西村未来走向深感担忧。 光芒初露 说华西村人“牛”,不仅是因为他们那只获得“天下第一金牛”荣誉证书的一吨重的金牛,而是因为华西村与“牛”确实结有不解之缘。华西1961年建村,是牛年,所以村徽是牛。带头人吴仁宝喜欢牛,他说:“牛,代表农民富裕。过去,家里有牛的就是富农。还有,牛,忠厚老实,默默工作,代表真正为人民服务”,“牛,代表华西。我们造牛尊牛,从不吹牛”。自此,开启了华西村的“牛时代”。 1979年,正是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吴仁宝从华西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500多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这一做法一宣布,立即遭到了四面八方的议论和非难,有人指出华西不分田是“极左”、“僵化”、“不合时宜”。 华西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吴仁宝立即发动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参与讨论。结果获得群众支持的吴仁宝,心里更有底了。他说,人家那里土地多。工业一年又上不去,分田是为了调动大家种田的积极性。我们这里工业发达,集体家底厚实,分田反而分了众人的心。 于是,华西走起了工业化的道路,办起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40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上世纪90年代,华西盖起了全国最高的金塔。塔内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商务为一体,还可登塔顶,鸟瞰华西全貌,远眺田野农庄。当时的突发奇想,想出了华西村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以旅游为主体的农村第三产业。目前,第三产业在华西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高达20%。 1999年,华西股票正式上市,为华西村在新世纪的腾飞提供雄厚的资本保证,也为牛气冲天打响了第一炮。 华西村的辉煌 上市后,华西村在冶金、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全面开花。以化纤为例,华西股份2012年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26.5亿元,但只占全集团营业较小的比重,由此可见一斑。还是2012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8万元。吴仁宝与其说是一个村官,不如说是一个企业家。当初的30万,不断滚动,1亿、3亿、10亿、50亿、100亿元……华西总产值呈几何级数增长,在华西,冶金、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各自形成完整的循环链。上个世纪末,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华西村成为中国第一个家家都有电话的“电话村”,以及第一个“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到今天,则是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百万。 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一直坚持“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村办企业华西集团拥有8家上市公司、58家企业。近年来,随着一些明星村的陨落,华西村仍保持年产值百亿增长。秘诀在哪里?执政华西村48年的老书记吴仁宝曾用四个字概括,“实事求是”。 从328米高楼,到金牛、“万米长城”、“小天安门”,华西村和吴仁宝渐成一景。对上,他保持着高度政治敏感;对下,他是大家长,不断给村民超前享受。最后,吴仁宝和他的家族,成为这个村的最高“统治者”。 去年11月10日,华西村形象宣传片结束了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为期两个月的亮相。两个月来,每天50次的播放频率,刺激着世界各地到此的行人,传递着华西村跨出国门的雄心。 这期间,华西村建村50周年庆典办得轰轰烈烈。投资30亿建成的328米高楼比肩北京最高楼;楼内置一头重一吨、价值3亿人民币的金牛,加上各种装饰,整幢楼价值近50亿;而村后龙砂山上的“万米长城”、“小天安门”和“美国白宫”,是来华西村游览和学习的国人眼中的神奇景观……随着“大华西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