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达人最个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达人最个性.doc

实验达人最个性   为科学而狂,实验达人最有个性!   吃玻璃、进毒气室、以身试毒……实验达人居然拿自己做实验,甘做科学“小白鼠”,他们对科学的那份疯狂,让我们不得不敬佩。   为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自我实验很多,无不散发着英雄的气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到底有哪些疯狂的自我实验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八大最具个性、一个比一个疯狂的自我实验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需要知道飞行员在超音速飞机中中弹后能否逃过一劫,因为中弹后的飞行员无法再驾驶飞机,超音速飞机的速度便会减速至零,这种突然的速度急刹车往往会让飞行员受到超过40G甚至50G的压力(1G的压力相当于地球表面重力,而40G的压力就相当于一头3吨重的大象压在身上),从而导致飞行员死亡。   18G的压力已经是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了,谁有勇气突破这种极限,与死神来一场生死较量呢?   飞行外科医生约翰·保罗·斯塔普勇敢地挑战这一极限,自愿做“小白鼠”,开始进行一系列身体实验。   在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军基地,仿照超音速飞机“急刹车”时的情形,斯塔普设计了一个以火箭推动的雪橇,这个雪橇能在约1067米的距离内将速度增至1207千米/时(约335米/秒),然后滑入水中,再突然减速直至停下来。   在1秒钟内,雪橇的速度由1207千米/时减速到0,猛烈的制动可以保证雪橇上的人平稳地坐在那里,只是无法再继续前进,但是有时制动会失效。有一次雪橇上一个中弹的实验假人就被弹出了210米,不过幸好没有损坏。   要是真人坐在雪橇上,会怎么样呢?   1947年的一天,斯塔普首次尝试他的火箭雪橇,他将火箭雪橇开到时速145千米,然后突然减速至0;第二天,他把时速增加到322千米,再突然减到0,第三天……随着实验次数增加,火箭雪橇的时速也在增加,为了探索人类耐力的极限,在7年的时间里,斯塔普一共尝试了29次。   每一次制动时,减速的压力都压迫着身体,他曾多次忍受眩晕、脑震荡、剧烈的头痛、肋骨破裂、肩膀脱臼和骨折等痛苦,其中眼睛受到的伤害最大。   1954年12月10日,斯塔普进行了最后一次试验。实验中,火箭雪橇在9个火箭的推动下时速达到了1017千米,这个速度比45口径的子弹速度还要快,甚至超过了飞机的速度。而当雪橇撞到水面时,斯塔普承受了46.2G的压力,超出了极限的40G。   他活下来了,关于这一实验的感想,他说道:“眼睛好像要被拽出眼眶了……我用手支起眼皮,但是什么也看不见。”他担心自己会永远失明,幸好视力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逐渐恢复了,可还是留下了视力问题的后遗症。   自己给自己做手术,美国外科医生埃文·奥尼尔·凯恩恐怕是第一人。   1921年2月15日,凯恩躺在医院的手术台上,等着做阑尾切除手术。突然,他决定进行一个即兴实验——自己给自己切除阑尾,彻底告别阑尾先生。   他坐起来并让所有人后退,因为他要亲自操刀。由于他是医院的首席外科医生,医护人员只能勉强执行这个强制性的命令。   为了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腹部,凯恩用枕头支撑着身体。他向自己的腹壁注射可卡因和肾上腺素,然后迅速刺穿浅表组织,找到了肿大的阑尾并将之切除。   整个手术花了30分钟。凯恩调侃说,如果不是医院的员工到处转悠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搞得手术室气氛很紧张,他可能可以更快地做完手术。   凯恩康复得很快,14天后他又回到了医院,开始为其他病人做手术。   事后,他解释说,之所以要进行这次自我实验,是想体验病人在做手术时是什么感受,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局部麻醉,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爱上电池,谁信呢?可是,年轻的德国物理学家约翰·威廉·里特还真的爱上了电池,并扬言要跟电池结婚。   1800年,亚历桑德罗·沃尔特发明了伏打电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提供连续、稳定、强大电流的电池。约翰·威廉·里特对伏打电堆非常感兴趣,他利用这一发现,将伏打电堆的两极系统应用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里特将电流接到舌头上,顿时尝到了一种酸的味道;他将电线与鼻子接通之后,不停地打喷嚏;他把电线接到自己的眼球上,看到了许多奇怪的颜色在流动……电流经过不同的部位,里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就像百味人生,既丰富又特别有意思。   因此,他经常会跟人们打趣说:“我要娶我的伏打电堆。我要跟她结婚啦!”   里特的实验并没有就此结束,他后来将电流增大至危险的程度,并强迫自己忍受更长时间的触电,还服用药物来减轻痛苦。   结果,他的健康受到损害,多次触电让眼睛受到感染,而且,他还要忍受经常性的头痛、肌肉痉挛、麻痹和胃痉挛,肺部还因此充满粘液。   舌头还曾暂时失去大部分感觉,阵阵头晕也让他近乎崩溃。有时持续强烈的疲惫感,常常让他难以下床。还有一次,电流让他的手背瘫痪了一个星期。   最终,他为滥做自我实验付出了代价,33岁时得了肺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