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文化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次课 第三节 春秋战国文化 一、儒家 二、墨家 三、道家 四、法家 复习题 1、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 2、简述五经 3 、简述墨子的主要思想 4 、简述老子的道 5、简述韩非的主要思想 一、儒家 关于儒家,《汉书·艺文志》中介绍,儒家主持、参与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协助国君治理国家,以六经为根本经典,基本主张是仁义,其源可溯尧舜,后有周文王、周武王,而孔子是集大成的大宗师。 韩愈为儒家制定的道统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 儒学发展阶段 儒家的思想和学问被称为儒学。 ①原始儒学:孔、孟、荀思想; ②汉代经学;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学; ④唐代的义疏之学; ⑤宋明理学; ⑥清代儒学。 1、孔子及其儒学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l-前47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在商周文化的熏陶下,懂得许多礼仪,习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人生哲学 ①孔子的学术以求 “道”为目的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②以“仁”为中心的生命哲学 樊迟问仁,或答曰:“爱人”《颜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 仁者之根本在孝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仁之方是“忠恕之道”,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去践履,孔子说:“那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主张“为仁由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尔》 ③孔子强调礼乐教化 孔子主张按周礼规定的等级名分来纠正当时的状况。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 孔子要求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仁是礼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④孔子论学以现实人生为中心 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先进》) “敬鬼神而远之”。(《雍也》) (2)教育哲学 ①四科:孔子把教育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五经)四科; ② 施教原则:“博我以文(五经),约我以礼” (《雍也》)。 ③有关论为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主张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 提倡积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政治哲学 ①为政以德,由修己而安百姓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 2、 编辑六经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 《诗》 《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期被儒家学者奉为经。 《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书》 《书》全称《尚书》,是中国夏、商、周时代一些政治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也包括某些追述更古时代的史事记录,因此属于政治书。 《礼》 《礼》包括《周礼》、《仪礼》和《礼记》。 《周礼》是记载政治制度的书,相传为周公所作,记有三百多种周朝的职官,并对其所司职务作了介绍,其中也牵涉到周代的一些典章制度。 《仪礼》是详细记载古代各种礼仪的书。 《礼记》阐发了《仪礼》的经义,是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杂说汇编。 《易》 《易》在汉朝被尊为群经之首。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包括六十四组符号和卦辞爻辞; 《易传》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称为十翼。 传说孔子作《十翼》。 《周易》包括象数、义理、卜筮三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