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诗歌语言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 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奠定了全词哀婉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 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 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活用、修辞及其他表达技巧。)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数 词 作用: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感染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2006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 ??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片雨过城头②,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③。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二)炼句类题 设问方式 1、某句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某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词的某句写得xx特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4、某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5、某句历来为人称颂,说说它的妙处 6、某句有别的版本xx,你认为哪句更好? 7、赏析某句 8、怎样理解某句,请分析 2014年广东卷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参考】“怪人催去早”意思是责怪行人被催促离开的太早。//此句属于直接抒情。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了送别时的担忧、牵挂、伤感。“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采用拟人手法,看似无理,实则有情,//把词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抒发到极致。 【点评】抓住“怪”这个心理描写,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注意题干“结合全词”,一定要梳理出全文的情感脉络。 散文赏析句子角度 用词:叠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句式:长短、整散等。 手法: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风格:注意积累相关的术语(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口语化等) 。 描写角度:远近、动静、细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 人称的变化:第一、二、三人称 诗歌赏析句子角度 用词:叠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句式:长短、整散等。 手法: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写哀、以哀写乐、虚实结合、明暗对比、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联想想象 风格:注意积累相关的术语(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口语化等) 。 描写角度:远近、动静、细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 白描 人称的变化:第一、二、三人称 (三)鉴赏古诗语言风格 3、答题步骤: 第一步: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1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 2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