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wto纺织品与服装规则及案例.ppt

^第六章 wto纺织品与服装规则及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wto纺织品与服装规则及案例

第六章 WTO纺织品与服装规则及案例 主要内容: ATC协定的产生及影响; ATC协定的主要内容; 一体化进程 反规避行为条款 过渡期保障措施 WTO纺织品服装协定对中国的影响; 一、ATC协定 (一)国际纺织品与服装业发展概况 纺织品贸易的大力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阶段; 研究发现,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步入衰退; 发展中国家纺织业的发展,对西方纺织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夕阳产业与支柱产业之争; 二战后,新独立国家大力发展纺织和服装业,使得大量纺织品涌入国际市场,造成纺织行业优势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独立国家进行转移; 发达国家面对进口的压力,不是选择资源的重新配置,而是选择限制进口的方式,走贸易保护之路。 美国对纺织品与服装贸易背离GATT体系的主导作用: 1959年11月美财政部长狄龙提出纺织品进口剧增对进口国造成严重后果,结果促成GATT作出《关于市场破坏的决议》。美总统肯尼迪自 1961年2月 上任起,就不断指示美国代表提出在GATT体制内解决限制纺织品贸易问题,促成了《国际棉纺织品贸易短期安排》(STA)的出台。 (二)国际棉纺织品的相关协议 1.STA:1961年10月1日~1962年9月30日 2.LTA:1965年10月1日生效,到期后又两次延期,每次为期3年; 3.MFA:1974年1月1日生效,有效期4年,但期满后又三次延期,第三次延期到期后,各成员同意又将其延期到ATC协定生效之日止; 4.ATC协定:1995年1月1日期实施,到2005年1月1日,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全部纳入ATC,协定不再延期; (三)ATC协定的主要内容 1.一体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2.反规避行为条款 规避行为:出口商以各种形式逃避进口国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如:转运、变更航线、谎报原产国或伪造证件及谎报纤维成份、数量、货名或商品归类等; 抵制措施:不准货物进入;调整费用;对转运地成员方实行限制; 3.过渡期保障机制 实施条件: 1)存在严重损害的实际或威胁; 2)损害与进口数量间存在因果关系; 3)来自特定成员的进口增加必须是急剧的和实质性的,既要绝对数量的增加,又要相对国内生产的进口数量的增加。 二、纺织品服装协定与中国 (一)对中国的影响 有利的因素:刺激出口量的增长;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不利的因素: 1.未根本解决中国纺织品出口受限的情况; 2.中国纺织品出口在技术创新上不具备优势,出口出现“量增价跌”的情况; 3. 纺织品高端市场面临国外竞争强,不利于中国成衣业的升级; (二)中国的对策 1.面对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国际纺织品市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急剧增长,都持抵制态度: “中国威胁论”又被突出; 2004年3月4日,“伊斯坦布尔宣言” 的签订; 2005年美国与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重新进行配额; 2.面对这种不利情势,中国政府可选择的对策: 1)抗议,寻求相应的争端解决机制 ; 2)采取报复性的措施; 3)谈判,退一步; 经典“里兹模型”划分纺织工业的7个发展阶段:维生阶段、起飞/早期工业化、快速成长阶段、发散/整合阶段、产业发展量质俱增阶段、高弹性低整合阶段、创意独具实质整合阶段和产业发展新型态阶段。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纺织业的影响 1.市场需求疲软; 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产能过剩,内销空间有限; 4.纺织原料成本上升挤压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的利润空间; 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积极开展双边与多边的合作与交流; 2)主动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促成纺织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3)鼓励行业自律,实行有序出口;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 4)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 三、中国与欧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自2001年起,我国在美国成衣市场的占有率已从15%提高到60%(取消设限的类别),出口额从65亿美元提高到320亿美元。 欧盟纺织业弱点:劳动力与环保成本高; 2005年5月,美国和欧盟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纺织品进口国(地区)却仅依据该年前3个月的统计数据,以自中国进口激增为由,重新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 欧美之所以可以在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重新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源于我国加入WTO报告书中的“一条尾巴”:根据中国加入WTO报告书“242段条款”,直到2008年12月31日,进口方可在认定中国出口的纺织品产生“市场扰乱”的情况下,对中国已经取消配额限制的产品重新施行数量限制。 另外,《入世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中也规定,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12年内,我国的出口产品给一成员造成市场扰乱威胁时,该进口方可以对此类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进口。 2005年9月以及11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rpu45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