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一、考试时间: 2011年元月12日下午7-8两节课,根据同学们答题的速度,再作顺延,以150分钟为截止时间。 二、考试形式 开卷考试 三、试题类型 1、填空10分,每空1分; 2、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 3、简答20分,计2小题,每小题10分; 4、论述题20分,二选一,多做不加分; 5、标点题30分。将一段文言,标点为现代汉语。 一、文化: 凡是超越本能、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既要注重文献资料,又要注重理论方法。没有理论指导的文献,是零散的文献;没有文献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课余时间,既要注重阅读原典,也要注重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及史学史的阅读。 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再以鲁迅先生对《四库全书》的评价为例,了解批判继承的重要性。 《四库全书》的编纂,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清廷的刻意篡改,版本较差。而且,清政府借助纂修《四库全书》,销毁了大批有价值的珍贵文献。对此,鲁迅先生曾有论及: “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wān )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接下) (接上)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鲁迅《病后杂谈之余》,《鲁迅全集》第6册,P188) 另外,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之余》一文,还谈到: “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鲁迅全集》第六册P191) 注释:清代文献学家陆心源对明人妄改乱刻古书,说过这样的话:“明人书帕本(注:书帕本是明代官样例行礼品,多数只注意表面装潢,不注重文字内容。),大抵如是,所谓刻书而书亡者也。”(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一《六经雅言图辨跋》) 三、鲁迅评《蜀碧》(清·彭遵泗撰) : “讲张献忠祸蜀的书,其实是不但四川人,而是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可惜刻的太坏,错字颇不少。翻了一遍,在卷三里看见了这样的一条——‘又,剥皮者,从头至尻,一缕裂之,张于前,如鸟展翅,率逾日始绝。有即毙者,行刑之人坐死。’……”(《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P170) 四、几本较有价值的参考书目: 1、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06年版; 2、《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2001年版; 4、《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2001年版; 5、《史记》,中华书局三家注本(刘宋裴骃 《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版;或中华书局2006年版简体横排本。 五、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特质的论述: 韦伯强调,“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不止如此,还有近代的文化,本质上的一个构成要素——立基于职业理念上的理性的生活样式,乃是由基督教的禁欲精神所孕生出来的。”(P186,第2-4行) 韦伯详细分析了新教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新教的天职观念和命定说。他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徒,具有一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理性经济行为的内在冲动力和源泉。 韦伯认为,根据新教的救赎观念,建立起来的“天职观”,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影响至深,它主要指: 1、以劳动为人生根本目的的求职观念; 2、以服从神意为宗旨的分工观念; 3、以克尽天职为目标的财富观,即“你须为上帝而勤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 4、克己禁欲的行为观念。“新教禁欲主义竭尽全力所反对的只有一样东西,即无节制地享受人生及它能提供的一切。” 七、《论语·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么过份的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季氏,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贵族,也称季孙氏。当时,鲁国季、孟、叔(季孙、孟孙、叔孙)三家,世代为卿,权重势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鲁昭公曾被他们打败,逃往齐国;鲁哀公也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