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ppt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奥斯本与盖布勒提出了“企业家政府”的概念,认为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要以企业家政府取代产生并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官僚制政府的主张,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生产者→提供者   登哈特夫妇认为政府应该更多的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应该让公民参与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 行政管理 → 新公共管理 → 新公共服务   彼得斯在《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提出了政府治理未来发展的四种模式: 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 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 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 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它们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导国家的经济活动,试图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不足。然而过了多年,福利国家制度并未取得如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满意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滞胀、政府扩大支出产生高税收、政府公共服务无效率,造成社会普遍不满,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变革。人们开始从政治上批判福利国家的政策基础,主张以自由市场、个人责任、个人主义来重塑国家和社会。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府改革,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重塑政府运动”、“企业型政府”等,只是对这场改革的不同称谓。人们普遍认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   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英国是先行者。1980年,撒切尔政府推行以缩小政府规模和进行财政管理创新为中心的改革,其后的梅杰政府(公民宪章运动)、布莱尔政府(第三条道路)继续推进政府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化作用;新西兰则在1988年开始以政府部门法案为蓝本的改革;加拿大在1989年成立管理发展中心,并于次年发表题为加拿大公共服务2000的政府改革指导性纲领;美国于 1993年成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用来指导政府改革,后于1998年更名为重塑政府国家伙伴委员会(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这些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积极借鉴私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改善服务,让公共和私营部门公开竞争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率先推进公共服务改革。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短时间内推进了包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在供气、供水、供电等领域引入私营企业。其继任者都延续了这一体现顾客导向和改善服务的改革取向。梅杰政府于1991年、1992年分别提出“公民宪章”“为质量而竞争”的政策文件;布莱尔政府和卡梅伦政府也先后于1998年和2011年分别推出《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和《开放的公共服务白皮书》。这些政策措施旨在让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接受市场检验,使公共部门之间、私营部门之间以及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展开竞争,尤其是通过公开投标赢得竞争并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英国政府以合同出租、公私合作、用者付费等方式,逐步将市场化引入到公共服务改革中,减少福利项目,降低补助标准。同时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中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推进公共服务社区化。通过这些市场化措施,把城市基础设施、邮电通讯、自来水供应、交通、医院、治安等公共事务推向市场,取得了巨大成效。   而今天卡梅伦政府的“大社会”计划,则是英国政府顺应新时代、新情况做出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力求培养和支持一种新的志愿服务、博爱和社会行动的文化,摆脱浪费资金、破坏社会风气的官僚作风,并让社区主宰自己的命运,让每一个参与者意识到自身改变周遭环境的力量。 燃气事业私有化 英国首相卡梅伦与参与“大社会”计划的志愿者一起 小政府大社会:英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根据英国全国志愿组织联合会(NCVO)《2010年公民社会年鉴》的统计数字,2007-2008年,英国有公民社会组织共90万家,总收入1570亿英镑,带薪雇员数为160万人。调查表明,每年有2040万英国人参加志愿服务,他们提供了相当于120万专职人员、价值215亿英镑的工作量。据联合会统计,2007-2008年,社会服务类的慈善组织最多,其次为文化娱乐和社区发展类组织。   据统计,英国政府每年用于采购公共服务的资金高达2360亿英镑,其中约11%的公共服务合同由社会企业与慈善组织执行。这使得政府在获得了具有高成本收益服务的同时,又支持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此外,英国政府还将每年博彩业收益的16.7%通过政府基金分配给全国的各类慈善组织,并设立面向公益活动的财政部专项资金。而计划中提到的“大社会银行”,又将银行的一些“休眠”账户中剩余的小笔存款集中起来,为志愿组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