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事学中国地方志的产生和发展.docVIP

科学记事学中国地方志的产生和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记事学中国地方志的产生和发展.doc

科学记事学中国地方志的产生和发展   认识世界、掌握规律,让环境为人类服务,是人类永恒的活动内容。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成功的生存活动中,逐渐地积累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找到了一种认识事物、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科学记事研究法,即中国地方志记实性学科。地方志学科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具体学科运动规律,了解自身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一、人类劳动、交往联系的增多和知识的扩大,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世界记事交流需求的产生。   1.人类集体劳动,加强相互间的协作,经过对外界事物长期的观察,反复接触,由看到的事物外部的各个现象、各个片面,而产生认识上的突变,形成了理性上的思维。在外界的刺激下,人脑形成了,喉部得到改造,人类产生了意识和思维,进而产生传达思维的语言工具,进入了通过语言交流精神文化世界的阶段。   2.劳动、社会交往联系的增多和知识的扩大,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记事交流需求。人类迫切需要通过记事来记录下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和征服世界,为自己创造出更加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准确、简洁、通俗、易懂、实用和述而不论的记事科学开始产生和发展。最初产生的记事是口头记事,进而发展到实物记事,最后形成了文字记事。随着记事科学的产生,科学记事学,中国地方志学科产生了,并促成了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诞生,其后为各学科研究起辅助作用的工具书也产生了。   二、记事科学方志体裁的形成和发展。   1.口头记事:起源于人类的口头传说和神话故事。由于没有文字,人们只能将自己经历的事情、加上个人不科学的想象代代相传,形成了历代相传的口头传说和神话。如中国三皇五帝的传说、伏羲氏教人渔农、创八卦的传说、女娲补天的传说、龙的传说、后羿射日的传说等,进而产生了宗教的萌芽。最初是对祖先的崇拜,后来又产生对天的崇拜。当人们看到植物的不断复生,又联想到人的复生,从而幻想出死后的天堂世界和冥间地狱世界,宗教思想产生了。这些都是口头记事阶段的产物。   2.实物记事:   (1)按大小绳扣、长短绳扣情况记事的结绳记事,发展到伏羲氏改结绳记事为画八卦、用长短横代表阳和阴的方法记事,在河南裴李岗文化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的卦象文字中得到证实。它是我国文字的起源阶段。   (2)刻痕记事:如陶刻、石刻、金刻、木刻、骨刻、龟甲刻等。在中国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黑陶和彩陶刻画文化,进而发展到氏族中的妇女小雕像大量出现,发展到雕刻艺术产生和建筑艺术的产生。在刻痕图画中记载了大量古代人类活动的情况。   (3)画图记事从画图表意发展到图画文字,最后产生了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和象声文字,并产生了绘画艺术。如中国的文字,就属于艺术美的象意文字。   3.文字记事:文字记事是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扩大发展起来的。   (1)氏族时期:氏族组织最大也就100多人,他们可以通过议事会和民众大会解决重大问题。由于人少,可记的事少而简单,表现为单一内容的记事。   (2)胞族时期:由两个以上的氏族组成的胞族组织是族外婚形成的结果。几个氏族组织合在一起,可记的事就多了一些,内容也复杂了一些,表现为复杂记事阶段的记事方法。   (3)部落时期:由几个胞族组成的部落在中国表现为从太昊伏羲氏时期至炎帝时期。由于不断出现战争,各地加强了管理和记事交流。伏羲氏统一中原以后设龙官管理各地和记事交流。内容多了,开始实行分任务、分类记事,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内容按类分配进行管理和记事。炎帝神农氏设火官进行管理。少昊金天氏设14鸟官进行管理,那时已经出现了历正、司分、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事及工正、农正等具体分工。分类管理和记事,便于集中研究,认识事物变化规律较快。   (4)部落联盟时期:黄帝轩辕氏设云官六相24官员分管各事和记事交流。尧设16相、60官员分管各事,舜设22官员12州牧分管各事,记事的内容更加复杂,分类更加精细。   (5)国家形成以后:夏禹分九州,通过万国会盟形成王权。禹朝相传在会稽会盟时,防风君迟到、禹斩之。禹通过会盟,控制万国诸侯,设六卿120官员分管各事、分记各事。商控制三千余国诸侯,设事官和240名官员分管各地。西周控制一千八百国诸侯,设63675名官员分管各地各事并改事官官名为史官,设五史管理朝政,其中专设小史掌邦国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职方掌天下图、诵训掌道天子、司会于郊野县都掌其书契版图。东周春秋时期有几百国争霸,战国时几十国诸侯争霸,到秦时统一中华,改史官官名为吏官,记事范围更加广泛。到西汉时期,县以上官员达15.2万人,人口;疆域北到贝加尔湖,南到交趾、日南,东到辽东、乐浪,西逾葱岭至巴尔喀什湖,东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到青藏高原。在疆域扩大、人口增加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