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器铭文补释.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器铭文补释.doc

中山器銘文補釋 周 波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一、 中山王鼎:今余方壯,知天若否,論其德,省其行,無不順道,考度唯型,烏呼,A哉!社稷其庶乎,厥業在祇。 其中A字原形作。此字釋讀頗多分歧。徐中舒先生云:“,即折。金文盂鼎作?,齊侯壺作,甲骨文从屮與从木同意,此處省一木作,當釋哲。”張政烺、李學勤、李零、朱德熙、裘錫圭、《墓》整理者等均以為“折”字,讀為“哲”,英明之義。趙誠先生釋為質”,云:“形體分析可有兩種解釋:一、《侯馬盟書》質字作、、,上部為斦,為斤之重文符號。據此,當為,从木斦聲,與質字同聲通假。二、字古璽有作者,上部為折字省化,為扌之省略符號。這樣,當為字。《侯馬盟書》德字或作或作,从心與从木同;又古璽字有作者,均可證即字。字金文通哲。釋質、釋哲,在此都能通讀。按中山王所鑄壺、鼎的文字,其形體、風格與《侯馬盟書》較近,故釋為質,有的確、誠然之意。”于豪亮先生云:“折,讀為誓,《爾雅·釋言》:‘誓,謹也。”商承祚先生認為“”當讀為“晰”,明也。 按释A為“折” “析”均與古文字字形不合。古文字“折”一般作38頁)、、、(參《戰國文字編》36頁),本象以斧斤砍斷樹木之形,戰國文字斷木形多改作兩“屮”。 A與“折”寫法有別。“析”字一般寫作从“木”从“斤”或从“片”从“斤”,形作、(参《戰國文字編》374頁),象以斤剖木之形。中山王方壺“策”字作,所从“析”字寫法與A明顯不同。趙誠先生指出A字可以分析為从“木”“斦”聲,我認為是可信的。三晉文字从“斦”聲的字,如“()”、“(質)”,其義符常寫在左下方。如“”字常寫作、,“”字常寫作、。准此,A應當是一個“木”“(斦)”聲的字。它也許是“櫍”之本字或是為本質、樸質之“質”所造的專字。三晉文字从“斦”聲之“()”當即“慎”字異體,“(質)”亦可用為“慎”,見於溫縣盟書。凡此皆可證中山王鼎之A可以讀為“慎”。鼎銘“烏呼,A哉”上文云 “有厥忠臣賈,克順克俾,無不率夷,敬順天德,以左右寡人”,“夙夜不解,以導寡人”,“論其德,省其行,亡不順道,考度唯型”,其下文又說“社稷其庶(庶,幸也)乎”,均是夸耀相邦司馬賈行政謹慎,遵循天道常法,懂得為人臣之道。將A讀為“慎”無疑是合乎上下文文義的。 “慎哉”、“慎之哉”說法古書多見: 1. 猶來無止! 3.《孔子家語·正論》:晉為鄭伯入陳,非文辭不為功,小子慎哉! 4.《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第十》:大夫范蠡曰:“審備,則可戰。審備慎守以待不虞,備設守固,必可應難。”王曰:“慎哉!”.《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第十》:二十七年冬,勾踐寢疾,將卒,謂太子興夷曰:“吾自禹之後,承允常之德,蒙天靈之祐,神祗之福,從窮越之地,籍楚之前鋒,以摧吳王之干戈。跨江涉淮,從晉、齊之地,功德巍巍。自致於斯,其可不誡乎?夫霸者之後,難以久立,其慎之哉!”遂卒。 6.《漢舊儀·卷上》:惟神爵三年十月甲子,丞相受詔之官,皇帝延登,親詔之曰:“君其進,虛受朕言。朕鬱于大道,獲保宗廟,兢兢師師,夙夜思過失,不遑康寧,晝思百官未能綏。於戲丞相,其帥意無怠,以補朕闕。於戲,群卿大夫,百官慎哉!不勖于職,厥有常刑,往悉乃心,和裕開賢,俾之反本乂民,廣風一俗,靡諱朕躬。天下之眾,受制於朕,丞相可不慎歟?於戲!君其誡之。” 上面所舉例子中有不少都是談論治國行政的,與中山王鼎語境相合鼎烏呼,A哉A哉”之A讀為“慎”是非常恰當的。 附帶談談《墨子·天志中》“不可不慎也”之“慎”的訓釋。《墨子·天志中》: “今天下之君子,中實將欲遵道利民,本察仁義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孫詒讓閒詁:“慎與順同。上下文屢云順天意。”孫詒讓以為此處之“慎”為遵循、依從之義。按《墨子·天志中》不可不慎也中山王鼎銘“慎哉”慎哉墨子·天志中之慎亦以訓為謹慎、慎戒為宜。’。 如《荀子·富國》:“將修小大強弱之義以持慎之”,楊倞注:“慎,讀曰順。修小事大、弱事強之義,守持此道以順大國也。” 郝懿行疏云:“慎,即謹也。謂謹持此義。注每讀慎為順,今亦不能悉正,讀者以類求之可也。” 郝懿行說當可信。 二、 中山王墓出土有三方封泥,橢圓形,均有印文,形作、(兩次戳印)、。原報告整理者釋印文為“每山”,云:“每,有盛意;山,即指中山。” 此說當誤。這個字(以下稱)古文字常見: 作尊彝。 西周早期(5113) 魏十三年□陽令戈(11347) 戰國容四分 魏四分鼎(《集成》1808) 下官 魏下官壺(9515) 癸 河北邢臺出土戰國陶文(《陶彙》4.170) □ 河北邢臺出土戰國陶文(《陶彙》4.172) 樂官 晉璽(《菁華》29) 晉單字璽(《璽彙》5376) □ 晉私璽(《珍秦齋》151) □ 晉私璽(《集粹》2.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