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六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倾角。 H 地平面 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正午 (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 度,也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 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两地纬差 (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纬度)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 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 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 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春秋二分:由赤道向 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由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由直射点向 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天,以直射点纬线对称的两条纬线上 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该日直射点纬度; 且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发生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南北回归线上: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有无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时间?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1.确定地方时 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以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的地方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2.确定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在夏至日这天,某地测得当天太阳高度 最大为82°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1:00点, 那么此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3.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α+h=90°(如下图)。 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朝向永远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5.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6.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楼距应不小于最低太阳高度时的影长)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 cotH。 ※在极昼区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与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纬度数的2倍。 ※全球除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一定值46°52′。 日出日落方位判定: 由于日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因此可以通过日影朝向来判别日出日落方位。 看看下面几幅日照图你得出什么结论? 春秋二分日照图 春秋二分全球除极点地区 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A C B A C B 夏至日日照图 A C B A C B 夏至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区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A C B A C B 冬至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区 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冬至日日照图 太阳升落的偏移位置与太阳直射半球有关: 直射北半球, 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直射南半球, 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直射赤道, 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地转偏向力 右 左 1、定义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3、大小 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赤道上为零,所以不偏,两极最大,偏得最厉害) 考点四、地转偏向力 南半球向左偏 沿赤道运动不偏转 (右手法则) (左手法则) A B C D 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 气流的原方向 实际运动轨迹 三角洲平原 北半球某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 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的运动中表现最明显 水流方向 泥沙堆积 二、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自西向东 365日6时9分10秒 动画演示 1月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课件unit2-2.pptx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3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财务管理(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docx VIP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铁路北京局招聘(2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件.pptx VIP
- 建军大业作文课件.pptx VIP
- 医疗护理员课件.pptx VIP
- 环境管理学课件.pptx VIP
- 【原创】 2021八省联考英语读后续写方法探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