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九区浅层稠油改善开发效果挖潜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doc
六―九区浅层稠油改善开发效果挖潜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价
【摘要】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浅层稠油开发过程中存在老区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接近极限,后备经济可采储量不足;超稠油井比例高,生产管理难度大;井况恶化严重,汽窜、出砂影响单井产能;机采效率偏低等问题。通过技术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等手段,形成了一套满足生产需要的挖潜技术,最大限度地挖掘老区油藏生产潜力,改善开发效果,保证油田高效开发。
【关键词】浅层稠油 开发效果 挖潜技术
1 地质概况
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稠油油藏主力油层为齐古组和八道湾组。
齐古组油藏地层主要岩性为中-细砂岩、砂砾岩、粉砂岩,中-细砂岩含油性好,其它含油性较差,非油层主要为泥岩和砂质泥岩及致密夹层。油层厚度5-21m,平均油层孔隙度31%,平均渗透率1900×10-3μm2,,含油饱和度68%,地层水型多为NaHCO3型,矿化度3283mg/L,20℃原油粘度35000-320000 m Pa?s,原始地层压力1.58-2.45MPa,压力系数1.0,原始地层温度17.4-19℃,油藏类型为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的浅层层状超稠油油藏。
八道湾组油藏下盘油层中部埋深420-570m,平均为490m。上盘油层中部埋深215-325m,平均为270m。该区八道湾组下盘平均有效厚度8m,上盘平均有效厚度4.7m,平均油层孔隙度27.6%,平均渗透率890×10-3μm2,含油饱和度66%,20℃地面脱气油粘度在3500-290000mPa?s之间,平均73000 mPa?s;原油密度平均0.946g/cm3。地层水型为NaHC03型,矿化度平均5822.9mg/L。断裂下盘油层原始地层压力5.04MPa,压力系数1.03,地层温度为21.1℃;断裂上盘油层原始地层压力3.0MPa。
2 生产现状
目前老油区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76.8%,已接近经济可采极限,后备接替资源匮乏。
六、九区油藏超稠油井占公司总井数的27.1%。由于原油粘度高,超稠油井实际生产能力仅达设计能力62%,从目前开发效果看,20℃原油粘度大于50万mPa.s的超稠油(井数达200口)仍然无法进行效益开发。
由于油藏埋深浅、胶结疏松,出砂、套损造成井点损失,扼杀着油田生产能力。截至2011年底共证实套管问题井303口,出砂4015井次。由于井况恶化造成的停关井增多,2011年底共有停关井2537口,开井率下降明显,由2007年的74.9%降至2011年的65.3% 。
由于原油粘度大,产出液在向井口流动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流动阻力,井筒举升矛盾突出,抽油泵泵效较低,影响单井生产周期及周期产油量。泵效调查显示。受动液面低、供液不足、原油粘度高等因素影响,2011年机采井抽油泵平均泵效为27.94%,检泵周期短,单井产量低。
3 挖潜技术应用及效果3.1 超稠油化学降粘
针对六、九区浅层稠油油藏原油物性特点,筛选出超稠油降粘剂及纳米复合驱油技术。根据单井原油物性、储层条件差异较大,尤其粘度变化较大的特点,优化现场使用参数和热化学采油工艺,对降粘剂措施井设计单井工艺方案。2005-2012年,超稠油化学降粘技术在六、九区共现场实施334井次,累积增产原油33685t。其中超稠油降粘剂实施288井次,累积增产原油27978t;纳米复合驱油技术实施46井次,累积增产原油6707t。
3.2 出砂井防砂技术
3.2.1 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应用
该防砂剂由改性呋喃树脂、固化剂、催化剂及抗高温老化剂、吸附剂及后处理剂组成。由于官能团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亲水基团,在紊流状态下易分散于水中,不结团沉降,当一定比例的树脂防砂剂在水的携带下挤入所需的防砂井段时,树脂便自动均匀分散在砂粒表面及接点处。在一定条件下,树脂聚合并固化,在套管外地层中形成一个阻砂井壁,水则作为增孔剂,保持地层渗透率。2007-2012年实施52井次,有效49井次,单井平均有效时间136天,单井平均累计增油169吨。
3.2.2 不钻塞人工井壁防砂技术应用
该技术用携砂液将防砂剂携带至井底油层的亏空处,与岩层胶结固化成具有高渗透、高强度的人工岩层,由于胶结固化时间为48―72小时,施工完只需冲砂至人工井底即可把多余的防砂剂冲出井口,不会形成新的人工井底,因此不需钻塞等后续作业。2012年,实施不钻塞人工井壁防砂53井次,措施后正常生产39口。截止2012年底,已投产的44口井累计生产2289.1天,累计增油825.3吨。该技术对严重出砂造成的泵卡井效果比较好,延长了检泵周期。
3.2.3 挤压砾石充填防砂技术试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HT 3539-2019《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报批稿).pdf
- 供应链管理岗晋升述职报告2025年深蓝色极简商务模板.pptx VIP
- DS solidworks培训资料大全-SolidWorks入门.pdf VIP
- 特灵HDWA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 HDWA-PRC003-ZH 20200803.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质课件.pptx
- 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夹心板材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题型举一反三.docx VIP
- 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指南 .pdf VIP
-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