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古文名校课件——医案六则重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案六则 题解与说明 医案是医生诊治疾病的书面记录。中医医案始见于《史记》中西汉名医淳于意传,时称“诊籍”。 亦叫“脉案”。旨在介绍临床经验、心得和教训,以此启发、指导或告戒读者。大都以叙事为主,兼夹议论。详于理法方药的分析,关键细节的描述,诊治过程中医者、病家、旁人的思考过程和矛盾冲突等,较生动。 ——注重介绍临证心得经验 徐大椿: “凡述医案,必择大症及疑症、人所不得者数则,以立法度,以应心思。” (《临症指南医·咳嗽门》评注) 章太炎:“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 ? 秦伯未:“合医理治疗于一而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言、为后世法者,厥惟医案!” 知常达变 辩证施治 明清辑录医案之风大盛 医案大全 搜罗精选历代名医验案,分类汇编, 或加点评。 明·江瓘父子《名医类案》 ——明以前医案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明以后为主,多温病医案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 ——仓公至叶天士共六十余家,1600多案 个人医案集 明· 薛己《薛氏医案》 清· 叶桂门人编集的《临证指南医案》 清· 吴瑭《吴鞠通医案》 清· 徐大椿《洄溪医案》 清· 喻昌《寓意草》 清· 周荣《王氏医案》 数家医案集 清· 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收: 尤在泾《静香楼医案》2卷 曹仁伯《继志堂医卷》2卷 王旭高《环溪堂医案》3卷 张仲华《爱庐医案》24条 ——可供研究某一医家 / 学派 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第一则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练:动/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名/白色的 熟丝→形/ 熟练。 此通“炼” 过:拜访。 不肖:不类似(其父)→才德不及先人→ 不才(自谦之词)。 数:1、shuò 多次; 2、shù 几次 亟:1、jí 赶快 2、qì 频繁 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 阴病:阴虚内热之证,即下文“中热” 阳病:阳虚形寒之证,即下文“中寒” 齐:“剂”的古字。 柔剂:寒剂。 刚剂:热剂。 远:背离→差错。 近:切合→正确。 审:周密 / 详细 然必审诊 唯当审谛覃思 辟:“襞” bì 的古字。衣服绉折 →绉卷折叠: →闭合: →壅积/闭阻: 宛:通“郁” 宛气:指郁结之热气 二阴:少阴,主寒水,指阴寒症。 一阳:少阳,主相火,指虚热症。 人体: 三阳 二阳 一阳 一阴 二阴 三阴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表 里———里 表 多 热 多 寒 “里热表寒”≠“真热假寒” 里热表寒——防风通圣散证 由清里药和解表药组成 真热假寒——只能用清热药和苦寒通下药 阴病:指阴虚之病。 衰:虚 阳病:指阳亢之病。 著:亢 流行:播散蔓延 俞:“腧”的古字 按:(对内热外寒的病证)用辛燥之刚药,则更搅动阳气,表寒虽退,但内热加重,邪气蔓延。 为重困于俞:在腧穴造成严重困阻(阻滞经气) 為疽發乳:形成疽,发(于)乳部。 ——化脓性疾患? 上入缺盆: ——类似乳腺癌,癌细胞转移至缺盆的淋巴结。 “此” 指? “论” 指? 第二则  选自《普济本事方·伤寒时疫上》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