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模拟题1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最佳选择题 1、全书共52卷,载药1892种的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本草纲目拾遗》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16部共60类,每药按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2、不属于沉降性所示的功效是 A.发散表邪 B.收敛固涩 C.重镇安神 D.消积导滞 E.止咳平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3、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无汗骨蒸宜选用的中药是 A.玄参 B.地骨皮 C.青蒿 D.银柴胡 E.牡丹皮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牡丹皮 【性能特点】本品苦辛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热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还兼退虚热、透阴分伏热。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主治病证】 (1)温病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衄血。 (2)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伤肿。 (4)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4、全蝎研末吞服,每次用量是 A.0.1~1g B.0.3~1g C.0.6~1g D.1.5~2g E.2.5~3g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全蝎 【来源】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平,力强有毒,专入肝经,走窜搜剔。既善息风止痉,治惊痫抽搐、破伤风及中风面瘫或半身不遂;又善攻毒散结,治疮毒瘰疬;还善通络止痛,治头痛及风湿顽痹。 【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证】 (1)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2)中风面瘫,半身不遂。 (3)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4)偏正头痛,风湿顽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0.6~1g;也可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5、芦根不具有的功效是 A.止呕 B.生津 C.利尿 D.清热 E.止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芦根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入肺、胃经,清利与透发并具,清利中兼透发之性。既能清肺胃热而生津除烦、止呕,又能利小便而导湿热之邪从前阴出,还兼透散表邪。虽药力平和,但不滋腻,不恋邪,且味不苦而易服。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 (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 (2)胃热呕哕。 (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4)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6、生用能解表退热,醋炙能增强疏肝作用的药是() A.香附 B.柴胡 C.青皮 D.延胡索 E.荔枝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柴胡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病证】 (1)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 (2)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到10g:入丸散。解表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用。 7、其性微寒,祛风湿通经络,以风湿热痹最宜的是 A.海风藤 B.蕲蛇 C.千年健 D.秦艽 E.独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秦艽 【性能特点】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入胃与肝胆经。能祛风湿、舒筋络,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功效】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 (3)湿热黄疸。 8、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的中药是 A.知母 B.决明子 C.石膏 D.黄柏 E.黄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