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式领导行为 组织中的行为类型 员工离职行为 员工建言行为 员工沉默行为 员工利他行为 员工创新行为 员工追随行为 员工群体行为 员工分享行为 员工反生产行为 员工角色外行为 员工在职求职行为 领导授权行为 领导激励行为 变革型领导行为 交易型领导行为 家长式领导行为 上司不当督导行为 组织承诺 群体决策 参考文献 [1]周浩,龙立荣. 恩威并施,以德服人——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5,02:227-238. [2]李艳,孙健敏,焦海涛. 分化与整合——家长式领导研究的走向[J]. 心理科学进展,2013,07:1294-1306. [3]段锦云. 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机制[J]. 管理评论,2012,10:109-116+142. [4]陈璐. CEO家长式领导行为对高管团队决策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5]王双龙. 华人企业的家长式领导对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J]. 科研管理,2015,07:105-112. 参考文献 [6]陈璐,杨百寅,井润田,王国锋. 家长式领导、冲突与高管团队战略决策效果的关系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0,05:4-11. [7]于海波,关晓宇,郑晓明. 家长式领导创造绩效,服务型领导带来满意——两种领导行为的整合[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6:172-180. [8]吴春波,曹仰锋,周长辉.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导风格演变: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9,02:123-137. [9]尹晓峰. 家长式领导风格对企业组织氛围影响的研究[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04:1-5. [10]闫京京. 家长式领导效能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5,10:1. 本章内容 一、什么是领导 行驶在浩渺大海上的船,没有好的舵手就很可能触礁沉没, 现代社会的组织中,缺少正确的领导,就实现不了组织目标。 中国国家领导人 中国商界领袖 中国商界领袖 领导 在一定条件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群体或个体实施影响的过程 领导者 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权的人。 当代西方领导理论 二、家长式领导行为研究的产生 在异常繁茂的领导理论丛林中, 西方的领导理论层出不穷 ,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管理领域中已有的研究缺乏情境化,并不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中国的领导过程与西方的领导过程既有相似的方面,也有独特的一面。 许多研究证明领导应该是镶嵌在文化下的一种特殊现象, 领导者选择何种领导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反映出其所处的文化脉络,而非完全由个人意志决定。 华人社会在文化、价值观上与西方是迥然不同的,直接将西方的领导模式套用在华人群体会出现削足适履的问题,无法客观反映华人领导方式的本来面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学术界和实务界也越来越呼唤并鼓励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本土化的管理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展了华人企业家领导风格的研究。 Redding(1990)通过对香港、新加坡、台湾地区等一些华人企业的主管研究发现家长式领导是华人企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领导行为。 Westwood(1997)提出了一个华人家族企业领导行为的模型,他将这种独特的领导风格定义为:家长式领导。 文化渊源和家庭观念是中国整个领导思维哲学的出发点。 家长式领导产生于特定的东方文化环境,是将中国传统思想中治理家庭的模式运用到管理公司与员工的一种领导哲学和方式,是华人社会特有的领导形态之一,也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有别于西方领导理论的本土化领导方式。 三、郑伯埙及其家长式领导三元理论 郑伯埙 1、郑伯埙家长式领导三元理论 2、家长式领导与部属心理反应过程图 3、家长式领导的文化根基 权威领导的文化根基 在传统儒家文化之下,家是社会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建制单元; 在儒家的五伦当中,父子关系仅次于君臣关系,其重要性远大于夫妻、兄弟以及朋友关系。父亲在中国家庭的权威来源于儒家所强调的父子关系,本质即“孝”,所谓“孝”就是屈从于父亲的意志,并将其视作神圣的职责。 另外,法家思想的推波助澜,更将家长的权威与儿子的孝顺角色化。这种上下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并且权力距离大。 用家族主义来考察华人组织,组织领导扮演着类似于父亲的角色,部属则扮演类似儿子的角色,领导必须有父亲般的威严,而部属必须有儿子一般的忠诚、服从。 德行领导的文化根基 作为中华文化主流与基石的儒家文化极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正所谓: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对自身道德的修炼是对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中国传统上是一个人治社会,缺乏法制的约束,这就必然提高对官员的道德期望,靠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反映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