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液-液平面的肌骨系统病变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现液-液平面的肌骨系统病变 文献报道统计,11.2%的骨病变中可出现液-液平面 液-液平面是由于含不同密度成分的液体在一 定空间内集聚并静置后出现分层,当进行于液面相垂直的断层扫描后所形成的影像 例如,将血液静置,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将逐渐沉淀下来构成液-液平面的下层,而低密度的血浆则构成液-液平面的上层。在CT图像上,各层CT值的不同表明了各层在密度上的差异。而在MRI上,各层间在信号上的差异造成了液-液平面的出现 液-液平面是一个有用的征像,因为它有助于我们进行鉴别诊断 .在发现液-液平面的同时,还需要我们紧密结合临床病史,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病变间的鉴别。液-液平面可见于多种肌骨系统病变。因此,认识到哪些肌骨系统病变可以出现液-液平面,以及这些病变典型的、特征性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Ⅰ骨病变 Ⅱ软组织病变 Ⅲ 小结 骨病变 动脉瘤样骨囊肿 单纯性骨囊肿 骨纤维结构不良 骨内脂肪瘤 软骨母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以多房状薄壁分隔、血性液体充盈多房房腔为特点的膨胀性骨病变。 创伤被认为是引发该病的原因之一。ABC可发病于原骨折部位。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包括静脉回流受阻或动静脉瘘的形成也可能引发了ABC。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例中,ABC是伴发于其他骨病变,如软骨母细胞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巨细胞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单纯性骨囊肿、血管内皮瘤、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或软骨肉瘤。 80%的ABC的发病年龄在5-20岁间,女性略比男性多见。ABC最多见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也可见于脊椎骨附件。 临床症状 疼痛和肿胀,常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病变也可能逐渐消退,但很罕见 治疗 包括括除术、冷冻破坏术和植骨术,术后复发率为10-20%。 好发部位 16%的ABC位于骨表面:一组病例报道显示,11例(48%)呈骨膜下型,8例(35%)呈骨皮质型,4例(17%)呈混合型。位于骨表面的ABC多见于女性,好发于前臂骨、胫骨和股骨。骨膜下型ABC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引发的邻近软组织水肿可逐渐进展变重,临床上很像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影像学表现 偏心性破坏性骨病变,常伴骨性分隔。病变处骨皮质膨胀,甚者可呈气球样,病变内缘常是完整的。 MRI:ABC常呈薄而完整的低信号边缘,病灶内信号不均匀,房腔之间在信号上可存在显著差异。 CT:有一组病例报道显示25例ABC中有21例(85%)可见液-液平面,其中17例出现多个液-液平面。 液-液平面是ABC发展到中期或晚期阶段的典型表现。液-液平面的出现对AB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9.7%、阴性预测值为99.7%、阳性预测值为87.5%、准确性为99.4%。 病例1 21Y M A-矢状位加脂抑制T2WI可见多房状占位病灶,箭头所示处见液-液平面。B-胫腓骨侧位X光片示病变位于胫骨后方骨皮质内 单纯性骨囊肿 单纯性或单囊性骨囊肿为完全含液体性病变,可继发于淋巴或静脉回流障碍。病变内表面覆以间皮细胞,常发生于长管骨邻近骺板的干骺端 80%的病变发生于20岁以下,男女发生比例为2:1。肱骨和股骨最为常见。发生于20岁以上者,可见于髂骨和跟骨。单纯性骨囊肿除非发生病理性骨折,否则极少出现临床症状 影像学表现 中央性骨透亮区,伴骨皮质变薄和中度骨膨胀改变,并可见一短的移行带。20%的病例可因病理性骨折而见到“骨折片陷落征”。 据报道,单纯性骨囊肿(UBC)可见到液-液平面,这可能与病理性骨折有关。 在发生病理性骨折后,单纯性骨囊肿可发生自发性消退乃至完全消失。其治疗包括括除植骨术及向病灶内注射激素。其术后复发率可达40%以上。 病例2 9Y M肱骨近端单纯性骨囊肿 A-右肩关节外旋正位片示肱骨上段髓腔内多房状骨质破坏透光区。黑箭所示处为病理性骨折。箭头所示处为骨痂形成。B-轴位T2WI示病灶内多个液-液平面 骨纤维结构不良 骨纤维结构不良为成骨性间叶组织发育异常,是成骨细胞不能正常分化成熟的结果。此时,正常的骨髓组织被纤维骨组织所取代。多数病例发生于2-30岁。骨纤维结构不良占到活检的原发骨肿瘤/肿瘤样病变的1%。70-80%的骨纤维结构不良为单骨型且无临床症状。其最常见于股骨,其次为胫骨、颅骨和肋骨 70%的多骨,2-3%的多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伴发有内分泌疾病型骨纤维结构不良见于10岁以前,常发生跛行、疼痛、骨折或畸形。其中有50%以上的病例可见皮肤牛奶咖啡斑,且有一侧身体受累更广泛的倾向。 此外,2-3%的多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伴发有内分泌疾病。McCune Albright综合征即指骨纤维结构不良伴女性青春期性早熟和皮肤色素沉着。其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