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中医学针灸.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应病症 当病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气可以通过经脉、腧穴向外奋起以护卫机表;当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可通过经脉腧穴反映于体表,因此腧穴部位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与经脉反应病症不同,腧穴所反应的病症主要限于腧穴范围的压痛、酸楚、结节、肿胀、瘀血、丘疹、虚陷等现象。腧穴反应病症的作用近年有不少新发现,如呼吸系统病症多在中府、肺俞、孔最处出现反应;肝胆系统的病症多在肝俞、胆俞、胆囊穴出现压痛等。 防治疾病 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的处所。当人体正气亏虚、肌腠空疏时,邪气就会通过体表腧穴由表入里 。腧穴输注气血向内传入的特性,又是腧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在腧穴部位施以针刺、温灸等时,各种刺激能过腧穴、经脉传入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协调平衡阴阳,达到预防和抗御疾病的目的。 四、腧穴体表定位方法 腧穴定位又称取穴。 常用的取穴法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四种。 临床应用时,各种取穴方法可以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并结合不同个体不同体位、姿势和不同穴位的局部感应来定穴。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1)中指同身寸定位法:以病人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为一寸。用于四肢部直寸、背部横寸定位。 (2)拇指同身寸:以病人拇指关节的横度为一寸。用于四肢部直寸定位。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将病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肢横量作为三寸。用于四肢直寸和背部横寸定位。 以病人自身手指为度来取穴的方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以体表标志为基准,按已规定的寸数进行折量定位。 两乳之间——8寸 胸骨体下缘至脐中——8寸 脐中至耻骨上缘——5寸 股骨大转子至膝中——19寸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 肩胛骨内缘至背中线——3寸 腋前横纹至肘横纹——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膝中至外踝尖——16寸 以骨节为标志,将人体各部分规定一定的尺寸进行取穴的方法。 骨度分寸示意图 解剖标志定位法(自然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五官、指(趾)甲、乳头等固定标志 如:两乳中间定膻中。 (2)活动标志:采取相应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活动标志。 如:握拳掌后横纹头取后溪。 简便取穴法 耳尖直上取百会;食指虎口交叉寻列缺;垂臂中指点处是风市;拇指横纹对准虎口寻列缺。 腧穴主治规律及其应用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1、近治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 例如:睛明、四白、承泣治疗眼病。 2、远治作用:十二经脉所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可治疗本经、表里经远隔部位的病症。 3、特殊作用 (1)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例如: 内关——心动过缓、心动过速 (2)某些腧穴具有特殊治疗作用 例如:灸至阴——矫正胎位;大椎——退热 选穴原则 针灸选穴一般是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则选用该经或该脏腑所属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如胃痛取胃经的足三里,腰痛取膀胱经的委中,牙痛取大肠经的合谷等。 针灸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 (二)整体治疗 (三)局部与整体同治 (-)局部治疗 针灸治病,在病变的局部、邻近,或是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处施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牙痛面瘫取地仓、颊车;胃痛、腹泻取中脘、天枢;腰酸背痛取身柱、肾俞。局部治疗作用是所有腧穴共同具有的治疗作用,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特点。局部症状的解除,有助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 (二)整体治疗 针灸治病,除了在局部施治外,还应施以整体性治疗。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和俞募穴除治疗局部和邻近病变外,还能治疗头面、躯干、脏腑等全身的病变。部分腧穴如足三里、三阴交、大椎、百会、气海、关元等,还可防治全身性疾病。整体治疗还包括针对某一病证的病因治疗,如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取太溪、太冲以育阴潜阳;外感发热、咳嗽,取合谷、外关、列缺以发汗解表、宣肺止咳。 (三)局部与整体同治 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局部与整体同时调治。如脾虚泄泻,局部取大横、天枢理肠止泄,整体取脾俞、足三里以健运脾胃;风火牙痛,局部取颊车、下关以疏调经络之气,远端取合谷、内庭以清降胃肠之火。如此将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着眼于症状治疗,又注重病因病机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主治要领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