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藤忠雄简介 光之教堂建筑概况 光之教堂CAD图 光之教堂模型图 总结   朗香教堂是1950年所建,设计者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年生于瑞士,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教育,先后在贝瑞、贝伦斯学习、工作。他曾参观过地中海一带的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受风格派、法国纯净主义、立体主义绘画及密斯巴塞罗那馆抽象均质空间的影响,从“新建筑”走向追求表现力度的建筑构成和实在触感的建筑而独成一体。   有人说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另一转变,没有初期现代建筑的迹象、也没有机械美学的五点特征。该教堂“每个角落都隐藏着光辉……”也有人解释为其理性主义工业到塑性主义浪漫的转变。但其中的另一说法却令我感触尤深,据日本“边缘派”建筑师今井兼次的考察,柯布西耶曾在设计朗香教堂前,两次回故乡瑞士参观斯泰纳的唯一建筑作品高忒馆(Goethe)。作为哲学家的斯泰纳,其作品 “灵的空间”的建筑实感存在着,并被今井的“佐贺大隈纪念馆”借鉴。这样的建筑,有人评论为“生命体的建筑”,是人类最早的“掩蔽体”,是“洞窟”,是人类潜意识中温暖、柔软、阴暗的母体。从这个概念出发去体会朗香教堂,可以从精神的角度理解、感知其内在的联系;从建筑的形体塑造、墙体与屋顶的交接处理,去体味钢筋混凝土的柔化;从墙体镂窗形成的神秘氛围、光与影的阴柔“洞窟”去体味对上帝之光的崇尚和敬畏。它抛开传统宗教建筑和巴洛克的手法,墙上却开着与圣卡罗教堂壁龛和凹间有几分相似的洞窗,虽没有强调圣坛的做法,但其内在氛围的塑造却有着西方宗教神学的神秘与空灵,地中海的地域文化和斯泰纳的“灵的空间”都完全体现在建筑的固有氛围之中。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依然在建筑本身传承的哲学意识和文化底蕴当中,母体的庇护和对神的冀望使整个空间变得灵动,虔诚的祷告和赋予力量的复出成为教堂不变的宗旨。    在万神庙单纯几何形体的垂直空间与日本建筑非几何学水平意象的对峙中,安藤的观点是: ①场所是支撑建筑的大前提;②纯粹的几何学是支撑建筑的骨架;③人工化的自然,从自然中抽象出秩序,抽象出光、水、风。在欧洲征服自然和日本传统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中,他“构筑了一种自然与人类之间保持紧张感且相互对峙的建筑,只有保持这种紧张感,人类才能觉醒自身,实现自我。自然并不是理性的对抗物……” 光之教堂的设计,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正是他所谓对自然进行抽象化的作业。   在该设计中,没有欧洲传统宗教建筑的空间和形式,也没有西方神学的空灵与征服,只是通过对场所的应用、初期现代建筑几何形体的运用、宗教“十”字符号的抽象引用和在此基础上的自然“光”抽象形成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这是宗教建筑的另一种静寂的平和与秩序,表象了日本传统水平空间的过渡和融通。特别是在一、二期建筑期间,在室内外空间的处理上,都体现了亚洲传统哲学和建筑观。在教堂单纯几何形体中,光“十”字抽象化的无窗混凝土盒子教堂,体现了西方宗教的神秘及其与自然的对峙。建筑的混凝土没有做任何柔化处理,强调了与自然的紧张和对峙,而整个场所空间的渗透和过渡,又体现了与自然相融的一面,这是在自然平等大前提下的对峙,是传承哲学意识和文化底蕴下所形成的建筑观。   两位建筑师的年代、地域相差甚远,但也有其共通点。一是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教育,也就没有了学院派思想的束缚;二是均以初期现代建筑为开端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三是设计之初均考察研究了欧洲古建筑,后对地域性建筑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建筑观和地域性建筑创造。 结构分析 *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 Church of light 大师分析之-- “清水混凝土诗人” 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 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目录 没文化的“鬼才”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成绩:23战13胜3败7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校毕业后,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并自学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其后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神戸北野、大阪心斋桥)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规模的建筑。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特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