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变异与进化2015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区别 交叉互换 染色体易位 图解 区别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 之间 属于基因重组 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常用方式 a.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b.选育杂种:杂交―→杂交种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空间诱变 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再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 四、育种 1、各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育种程序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优点 集优 b.操作简便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 a.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所得品种为纯合子 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缺点 a.育种时间长 b.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有很大盲目性) 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只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应用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 高产青霉菌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快速培育矮秆抗病小麦 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转基因“向日葵豆”、转基因抗虫棉 ①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②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③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④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⑤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 ⑥若要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 ⑦动、植物杂交育种中应特别注意语言叙述: 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 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双亲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选F2与异性隐性纯合子测交的方法鉴定出纯合子。 五、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本 观点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b.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c.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e.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f.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c.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e.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不同 点 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 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落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共同 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联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种群为研究单位 专题五 遗传、变异和进化 小专题1 遗传的物质基础 知识框架 : P28 课题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一、格里菲斯的实验过程 R型菌注射小鼠 → 小鼠不死亡 S型菌注射小鼠 → 小鼠死亡 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小鼠 → 小鼠不死亡 (S型死菌+R型活菌)注射小鼠 → 小鼠死亡 结论: S型死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使小鼠致死。 二、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S型菌的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结论: 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DNA是遗传物质 S型活细菌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R R R R R R S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DNA+DNA水解酶 R S 三、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四、注意问题 1、艾弗里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 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 2、放射性元素标记 DNA 蛋白质 DNA和蛋白质 噬菌体 32P 35S 14C、2H、18O、15N 细菌 31P 32S 12C、1H、16O、14N 子代 噬菌体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