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工作面锚支护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08工作面锚支护设计

关于嘉乐泉煤矿1808工作面煤巷锚杆支护 技术方案的探讨 贾 利 观 2012年3月 关于嘉乐泉煤矿1808工作面煤巷锚杆支护 技术方案的探讨 一、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下组煤1808工作面) 1、地质条件 1808工作面8#煤层赋存稳定,属石炭系太原组,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石2~3层,煤层结构0.38(0.06)3.72,煤层总厚4.10m,煤层倾角0~25°平均9°。顶板情况:老顶:细砂岩,厚1.8m,深灰色,含方解石脉云母片,钙质胶结;直接顶:L1灰岩,厚2.5m,深灰色,质纯,含黄铁矿方解石脉。直接底:砂质泥岩,厚3.5m,黑灰色,质均,含植物碎片;老底:细砂岩,厚3.2m,深灰色,无层理,含植物根化石。附煤层柱状图。 2、生产技术条件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和生产安全所需确定巷道断面为矩形,运输顺槽与回风顺槽采用同一断面,掘进断面为6.72㎡,净断面为6.72㎡,掘进断面规格为宽×高=2.8×2.4m。 巷道施工采用钻眼光面爆破法掘进,耙斗机装煤,V型矿车与调度绞车运输。顶锚杆孔采用风动锚杆钻机(MQT—120型)或凿岩机(7665MZ型)打眼钻孔,帮锚杆孔采用煤电钻(MSZ—12型)钻眼,顶帮锚杆全部为树脂锚杆,工作面顶锚杆紧跟工作面,帮锚杆滞后一排。巷道掘进时严禁破坏直接顶。 二、锚杆支护形式选择 根据8#煤层1807工作面的巷道进行观测,受采动影响时,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为40米,压力值10.33MPa支撑压力峰值在工作面前方15米左右,压力值14.99MPa,侧向支撑压力值距煤帮3~5米,两帮煤体挤压破坏值0.6~0.9米. 锚固方式的选择 (1)顶板完整,压力不大时,采用端锚支护,设计锚固力≥60KN,杆体选用圆钢或螺纹钢。 (2)顶板较完整,压力较大时,采用全长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形式的选择: (1)顶锚杆支护形式的选择:当顶板完整,稳定性好,巷道压力不大时,采用单体锚杆支护,当顶板较完整,巷道压力不大时,采用衔架钢带锚杆联合支护。 (2)巷道帮锚杆采用树脂锚杆支护。 三、锚杆支护参数的选择 本工作面8#煤层无伪顶,直接顶为石灰岩,故锚杆主要起悬吊作用,采用自然平衡拱法作为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 2a1 2a b1 H 45°+ 1、按普氏计算法计算侧压 8#煤顶板普氏系数f=8,8#煤容重γd=14.2kN/m3,单向抗压强度δ0=80MPa (1)压力破坏角度Bc=arctg(δd/100) =arctg(80/100) =38.7° (2)自然平衡拱高 b1=a1/f =[a+Hctg(45o+Bc/2)]/f =[2.8/2+2.4ctg(45o+38.7°/2)]/8 =0.32m (3)侧压 上部侧压:Pa′ =γdb1tg2(45o-Bc/2) =14.2×0.32×tg2(45o-38.7°/2) =1.05kN/㎡ 下部侧压:Pa= γd(b1+H)tg2(45o-Bc/2) =14.2×(0.32+2.4)×tg2(45o-38.7°/2) =8.91 kN/㎡ 总侧压:Pa=0.5γd H (2 b1+H) tg2(45o-Bc/2) =0.5×14.2×2.4×(2×0.32+2.4)×tg2(45o-38.7°/2) =11.94 kN/㎡ Pa的作用点相对于巷道底板的标高: X =(3b1+H)/(2 b1+H) =(3×0.32+2.4)/(2×0.32+2.4) =0.88m 2、顶锚杆参数的计算 (1)顶锚杆长度的确定 按悬吊作用计算锚杆长度为锚杆总长度. L=L1+Kb1+L3 式中:L1—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取0.1m K—安全系数取2 b1—自然平衡拱高 L3—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取0.3m 得L=0.1+2×0.32+0.3=1.04m。 取L=1.8 m。 (2)顶锚杆直径的确定 按杆体的抗拉强度等于锚杆设计锚固力的原则确定 P拉=Q固=лd2δ拉 得d= 式中: Q固—锚杆设计锚固力 Q固=60KN δ拉 —锚杆设计抗拉强度 δ螺纹=2400Mpa d==0.0178m 取d=20mm。 (3)顶锚杆间排距的确定 锚杆间距要保证其约束强度尽可能均匀分布,考虑围岩的完整性与作用角,锚杆间距应不大于锚杆长度一半。 锚杆间距a≤L/2=1.8/2=0.9m,取0.8m 每排锚杆(间距)根数2.8÷0.8=3.5 取4根 锚杆排距LO=nQ/(2Kγa1L) 式中:

文档评论(0)

ikangy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