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上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2017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上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诗词及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上课件 新人教版

4.(2016,安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 ①五月渡泸,深入不毛;②南方已定,兵甲已足;③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5.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 6.作者回顾了与刘备同生死共患难的哪几件事?抒发了什么感情?作用是什么? 作者回顾了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受命。③临崩寄臣以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 7.(2016,安顺)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可贵精神: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来回答即可。启示: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点来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即可。 8.(2016,衡阳)选文中“由是感激”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诸葛亮正是由于感恩,才倾尽毕生精力去完成先帝托付。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感恩”的理解。 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理解:略,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9.(2016,咸宁)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解析】对“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的原因理解有误。五次提到“先帝”表达出孔明对先帝与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情真意切,道出了二人荣辱与共、君臣知遇的历程,也向后主言明他身为丞相忠君爱国、光复汉室的忠心。同时也能打动、鼓舞刘禅追念先帝的教导,奋发图强。 A *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上册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 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B 3.(2015,天津)下面的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B.祭以尉首 C.陈守令皆不在 D.杀之以应陈涉 4.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因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B 5.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你如何看待陈胜、吴广“乃行卜”的举动和他们所采取的“威众”之策? 丹书鱼腹,篝火狐鸣。(意对即可,用文中相应语句回答也可)这些迷信的举动和手段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崇尚鬼神之说。不过,“置书鱼腹”“篝火狐鸣”这些“威众”之策也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特殊的斗争策略,可见陈胜的足智多谋、善于斗争。 6.(2014,广州)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