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虚词的法 翻译
文言文阅读
虚词的用法
1. 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20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系统介绍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2. 了解虚实多类的现象。
3. 了解虚词的一词多用现象。
4. 了解虚词的同类异词现象。
5. 区别句末虚词的用法。
6. 了解关联虚词的用法。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 虚实兼类现象:
所谓虚实兼类,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
1. 安
①然后得一夕安寝 形容词,安稳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主安 形容词,安乐,安逸
③可以为富安天下 动词,使安定
④君安与项伯有故 代词,怎么
⑤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代词,哪里
2. 所
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名词,处所
②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名词,结果
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助词,与后面的动词一起构成名词性结构
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助词,表被动
⑤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 量词,座
3. 与
①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期 介词,同,和
②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动词,给予
③ 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动词,交好
④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助词,同“欤”,吗
⑤ 蹇叔之子与师 动词,参加
⑥ 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 介词,对
三. 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以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练习]解释下列虚词在各句中的用法。
1. 者
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人”
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事物”
③ 二者不可得兼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④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⑤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语气助词,表停顿
⑥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2. 以
①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凭借
②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在
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并且
⑤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和楚 用以
3. 焉
①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那里
② 青麻头伏焉 兼词,“于彼”,在那里
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助词,了
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怎么
⑤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拟声词词尾,助词
四. 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况且
②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那
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
④ 为众人师且不敢 尚且
⑤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那样
文言翻译
1. 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2. 准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3. 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语句。
一. 句子的理解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询神奇的化学世界.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长大》教案设计.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化学试剂与实验室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 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延迟退休政策深度解析.pptx VIP
- 桂13J603 住宅厨卫组合八字型变压式耐火排气道.docx VIP
- 2025年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旅游文化》 课件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艺术文化.ppt VIP
- 《美国文学》教学课件Emily Dickinson (1830—1886).ppt VIP
- 规范《GB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