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6.马克思主义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doc
附件6. 马克思主义 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专题 课程代码:408.502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 □二级学科基础课 □其它: 考核方式: 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适用层次:√ 硕士 □ 博士 开课学期: 1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方向 黄长义 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 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金华 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 3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李建国 讲师 马克思主义理论 29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黄长义,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博士,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副会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人才强省战略与湖北人才体系建设研究”(湖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湖北服务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曾荣获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4年)、湖北省新闻奖一等奖(2003年)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2003年)等奖项。
上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方法
§2.1 什么是研究?——研究的特征与类型
§2.2 如何做研究?——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2.3 为谁做研究?——研究者的动机与立场
第三章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
§3.1 比较研究法的演变
§3.2 比较研究法的特征
§3.3 比较研究法的运用
第四章 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4.1 学术论文的概念及特征
§4.2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撰写步骤
§4.3 参考文献引用与著录规范
§4.4 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与评价程序
中篇: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与主要方法
第五章:“唯物史观范式”: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
§5.1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式之争
§5.2 “唯物史观范式”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
§5.3 回归与转换: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创新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
§6.1 唯物辩证法:“科学方法的重大革命”
§6.2 辩证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6.3 研究的辩证法与叙述的辩证法
第七章 阶级分析方法的再认识
§7.1 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的主要观点
§7.2 阶级分析方法的现代发展
§7.3 阶级分析方法的多维透视
下篇:前沿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第八章 诠释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8.1 西方诠释学的三次转向
§8.2 诠释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8.3 诠释学方法的启迪与运用
第九章 现象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研究
§9.1 作为理论的现象学
§9.2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9.3 “实践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学方法
第十章 话语分析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研究
§10.1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话语转向
§10.2 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10.3 话语分析方法运用的三个重点 教材: 主要参考书:
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
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3、刘鸿武:《人文科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厦出版社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学科学出版社
6、伯特尔·奥尔曼:《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高等教育出版社
7、黄瑞褀:《马克思论方法》,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8、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
11、【美】克叶尔·埃里克·鲁特思坦等:《大学论文写作十二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2、【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内卷竞争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pdf
- 中建设计常规做法及指标汇编(2022年,934页).pdf VIP
- 2025年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理制度(UDI).docx VIP
- 《成人腰大池引流护理》(TCRHA 069-2024).pdf VIP
- 营销策划 -MINI品牌中国小红书内容种草策略分享-运营思路V2-小红书汽车.pdf
- 中小学生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保育技能基本功大赛试题.docx VIP
- 土木工程材料1.2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XQ.ppt VIP
- 剑桥KET2025最新考试真题(标准真题版TEST3-阅读和写作部分-含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