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腰背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慢性腰背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 麻醉科510080 赵国栋
腰背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病人常以此为主诉就诊。
因各家标准及调查方法不同,腰背痛的发病率差异很大,腰背痛发病率与工业劳动及工种有关:搬运、翻砂等弯腰体力劳动较强的工种腰背痛发病率高达60.9%;机械工人的震动、汽车司机的颠簸,腰背痛几乎是职业病。腰背痛是一组疾病的共有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目前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案。先按解剖、再按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适用。腰背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查体资料、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微创治疗、脊髓电刺激疗法致残率达15%,每年新增病例400万左右。. 随年龄增长纤维环层数减少、单个层厚度增加、层内束不规则分布。从中年开始层就发生渐进性退变(磨损、裂痕、胶原纤维丢失)。大约10%的纤维基质由弹性纤维组成,随年龄增加弹性纤维数量减少。损伤的椎间盘在3.5kg/cm2压力下即可破裂(正常椎间盘可承受70kg/cm2压力而无损伤)。
d. 10岁时髓核基质中的交织纤维开始变粗,20岁时边缘软骨母细胞逐渐增加,30岁时髓核脱水,纤维及软骨母细胞逐渐代替了胶状性质,到老年则完全变成了纤维样结构。
e. 人类在8岁以后椎间盘已无血管供应,故而椎间盘的损伤一般难以修复。近来认为窦椎神经的分支在椎体后面有纤维向上、下走行分布到椎间盘后1/3的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硬膜前层;另脊神经前支有纤维分布到椎间盘侧面。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但无明显突出时,髓核组织经破裂的后侧纤维环进入椎管,在局部产生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炎性介质如磷酯酶A2、IL-1、IL-4和PGE2等刺激外层纤维环内的伤害感受器并将其致敏产生腰背痛,此为“盘源性腰痛”。
6. 连结韧带
a. 黄韧带:起自上位椎板的下前缘,止于下位椎板的上后缘,由80%的弹性纤维和20%的胶原纤维组成,厚2~4mm,有弹性,脊柱前屈时紧张,后伸时弹性回缩,健康成人并不向椎管内突入,而老年人纤维失去弹性,胶原纤维增生肥厚,后伸时并可向椎管内摺叠突起,使椎管矢状径变小,促成椎管狭窄。
b.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棘上韧带连结于各棘突顶端,起于枕外隆突,下达腰3棘突,在腰4、5及腰5骶1处缺如或薄弱,弯腰时缺少保护,易造成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或劳损。棘间韧带位于相邻棘突间,弯腰时紧张以阻止脊柱过屈,腰椎过度前凸或椎间盘退变造成椎间隙狭窄时可造成棘间韧带损伤;过分牵拉或挤压棘间韧带形成炎症时可产生腰背痛。
c. 骶髂韧带:位于骶髂关节前、后及骶、髂骨间,包括前骶髂韧带、后骶髂韧带和骨间韧带。外力致骨盆损伤骶髂关节错位时常伴有骶骨骨折;直立时身体重力中心经过骶髂关节的前方,对其产生一定的扭力;弯腰时腰椎前倾,股后肌群牵拉骨盆后旋,亦可造成骶髂关节扭伤、韧带松弛,产生慢性腰骶痛。
7. 神经:
a. 脊神经:脊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和后支,脊神经后支在分出窦椎神经后继续向下斜行,又分为内、外两支。后外侧支向后穿横突间肌(韧带)至背侧肌肉;后内侧支越横突基部在横突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居一纤维骨管内,此处受嵌压时可产生背痛。 后内侧支末梢支沿椎板后行,与相邻神经支吻合后,终于棘间韧带,并分支到上、下关节突。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损伤极易引起腰背痛。
b. 窦椎神经:从脊神经神经节外侧2mm处发出,自交感受干接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后经椎间孔入椎管,分支分布到后纵韧带、骨膜、硬膜前部、关节突关节及硬膜外组织、椎间盘纤维环后1/3。
8. 筋膜
a. 腰背筋膜:也称“胸腰筋膜”,包绕骶棘肌形成肌鞘,并作为背阔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起始点。腰脊神经后支需穿过此筋膜而至皮下。此筋膜可嵌压神经产生疼痛。
b. 臀筋膜:起自髂嵴,覆盖臀中肌,包绕臀大肌,并向下延续为髂胫束。臀上皮神经穿此筋膜而至皮下,此处神经卡压可引起疼痛。
分类及诊断
因腰背痛是一组疾病的共有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目前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案。先按解剖、再按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适用:
脊柱及脊旁软组织疾病
损伤
急性损伤:急性腰扭伤、脊柱骨折脱位、急性椎间盘突击症、小关节滑膜嵌顿、脊旁软组织损伤。
慢性损伤:慢性腰部劳损、陈旧性骨折脱位所致畸形、椎弓峡部崩裂及滑脱、椎间盘突出症、小关节综合征、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肌筋膜慢性劳损(肌筋膜综合征)、骶髂关节劳损等。
脊柱炎症
化脓性:化脓性脊柱炎、椎间盘炎、硬膜外脓肿、蛛网膜炎。
特异性感染:脊柱结核。
非化脓性:青年性骨骺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退行性变、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骨关节病
腰椎退行性变骨关节病:退行性腰椎失稳症、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