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2、华夷秩序:华夷思想是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华夏,是汉族先民或中国的古称,率先进入农业文明的华夏族,在与周边处于游牧乃至狩猎文明的其他族群交往中,由于文明发达程度高于其他族群而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从而萌发了“华夷”分野的观念,认为自己生息繁衍的地区是世界的中心,自称为“中国”,而视周边流播迁徙,居处不定的其他族群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谓的华夷之别,其实并不仅仅是民族和地域的区别,更是一种文化上的高低之分。古代人常以“夏”与“蛮夷”,或“华”与“夷”的对称,即以文化和种族来作为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准,从而形成华夏优于夷狄的观点。
3、山中之民:在野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改革派的知识分子 。
4、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来打败外国侵略者 。“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师夷的途径和内容:
途径:
设立译馆,专译西书;(“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
聘请西方技师。
内容:
军事技术;(“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生产技术。(“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 )
5、洋务思潮:是在朝洋务派官僚和在野的爱国改革派共同参与、上下呼应、左右逢源的一种学习西方、谋求富国强兵之道的社会思潮。
洋务思潮包括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的两派的思想。
19世纪60年代,这两种“变”的力量处于组合阶段,其共同任务是为开办洋务事业而奔走呼号;
此后,随着洋务事业的发展,洋务思潮中形成了比较激进的早期维新派为左翼,和比较稳健的洋务派为右翼的格局。
洋务思潮的内容:
(一)“古今之变局”论
(二)“借法自强”论
(三)“工商立国”论
(四)“中体西用”论
6、所谓“通三统”,是说夏、商、周三代,每代的出现都是各自受命于天,自成为一统,各自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三代不同,当因时变革,决非沿袭旧制,一成不变。
所谓“张三世”,是说社会的发展,按先后次序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由乱而治,愈变愈进步。
7、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潮:在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急剧激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派队伍的壮大和大量革命书刊的发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二、简答等主观题
1、龚自珍是如何揭露清末的“衰世”的?
答:第一,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
第二,揭露封建官僚的昏庸腐朽
第三,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第四,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
臣对君 “朝见长跪,夕见长跪 ”。
“ 府州县官,左顾则罚俸至,右顾则降级至,左右顾则革职至”。
2、试述龚自珍的改制思想在三大领域是如何进行的。
答:第一,在经济上,针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力图调整封建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缓和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
“千万载治乱兴亡之数”,在于社会财富是否“相齐”。
“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加重内外大臣的权力,并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
加重大臣的权力;
改善君臣关系 ;
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 。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学术为政治服务。
“一代之治,一代之学也” 。
“是道也,是学也,是治也,则一而已矣” 。
3、林则徐“民惟邦本”的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答:第一,相信“民心可用”:
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还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由民间自行团练以保村庄,或由府县雇觅壮丁以资捍卫”。 )
多次发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号召沿海居民“群相集议,购买器械,聚合丁壮,以便自卫。如见夷人上岸滋事,一切民人各准开枪阻止”。 )
第二,主张“藏富于民”:
“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蓄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惟邦本也。”
改革措施:
财政方面,他主张由官局先铸银钱,在民间流通使用;
主张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允许华人出国经商,与洋商争利;
漕运方面,提出“官督帮收”等办法以革除积弊外,又提出利用商人的“沙船”雇佣沿海渔民运送漕粮,使官运与商运并行;
开发矿务方面,林则徐上奏建议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 。
4、简述魏源的人才思想。
答:A.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国以人兴,功无侥存。”
“国家民族的兴盛,在得人而已,在得人而巳。”
“国家之有人才,犹山川之有草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