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doc版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
脑梗死定义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
腔隙性脑梗塞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相关定义
1.腔梗:是指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缺血性微梗死。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是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
2.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固体、液体、气体)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3.脑血栓形成:即通常所说的脑梗塞(脑梗),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层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软化坏死。
病 因
1.血管壁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坏最常见。其次为先天性血管病,外伤、穿刺导致的血管损伤等
2.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血液成分改变:①血液粘滞性增高:如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②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等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等。
危 险 因 素
可干预的因素:
⑴ 高血压;⑵ 心脏病;
⑶ 糖尿病;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⑸ 吸烟、酗酒;⑹高脂血症;
⑺其他,如超重、体力活动减少等。
2. 无法干预的因素:高龄、性别、种族、气候、卒中家族史等。
发 病 特 点
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或患有动脉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发病前可有头痛、头昏、肢体麻木等,约1/4的患者发病前有TIA史。
常在安静休息时发病,不少患者在睡眠中发生,次晨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
多数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一般无明显改变;神经系统体征视病情而定,多表现为偏瘫、失语
好发部位
脑底动脉环,即Willis环:
由前交通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颈内动
脉末段+双侧后交通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始段+椎基底动脉顶端连接而成。
临床表现(一)
根据脑血管闭塞的部位和范围:
⑴ 颈内动脉:最多见,临床表现较复杂,常表现为:①病变对侧肢体有不同程度的瘫痪及感觉障碍,优势半球损害可有运动性失语;②眼动脉受累可出现同侧单眼一过性失明,同侧霍纳征;③病变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⑵ 大脑中动脉:较多见,主干闭塞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即三偏),在优势半球还有失语。
⑶ 椎基底动脉:常出现眩晕、眼球震颤、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瘫等症状。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时出现四肢瘫、意识障碍、球麻痹,常迅速死亡。
2.根据症状和体征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三种:
⑴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h以上,一般72h恢复,最长不超过3周。
⑵进展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严重者最后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⑶完全性脑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于6h内达到高峰,患者可出现完全性偏瘫、昏迷。
辅助检查
常规进行颅脑CT检查,但多数24h内CT不显示密度变化。
MRI:发病数小时后即可显影
腰椎穿刺检查:大面积时脑压可增高。
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形成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
血糖、血脂、血流动力学、心电图等。
治疗要点
⑴超早期(发病后1-6h)溶栓治疗:常用药有尿激酶、链激酶。
⑵调整血压:维持在病前稍高水平。
⑶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 :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q6h-q8h。
⑷抗凝治疗:肝素、华法林。
⑸脑保护治疗法:可应用亚低温疗法、自由基清除剂(VE、c)、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西比灵)。
⑹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发病后24h内阿司匹林。
⑺高压氧治疗:病情平稳,呼吸道分泌物少者。
⑻其他治疗:巴曲酶、降纤酶等降纤治疗,预防血栓形成;脑代谢活化剂:胞二磷胆碱;中药制剂如丹参、川穹嗪、银杏制剂等活血化瘀。
⑼手术治疗:脑梗发生在小脑或大面积脑梗所致颅高压危象者,可行脑室引流、去除坏死组织及去颅骨减压。
⑽康复治疗:2W-6M生命体征正常后尽早康复治疗。
护理评估
⑴病史:了解患者有无可干预的相关因素,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⑵身心状况:①症状、体征:是否有复视、肢体麻木、记忆力障碍、感觉障碍等;是否有失语及构音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评估言语功能、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②心里社会状况:患者是否因疾病或经济原因出现焦虑、悲观失望的心理反应,及家属的态度及反应。
护理诊断
躯体移动障碍 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言语沟通障碍 与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感知改变 与脑卒中引起感觉功能障碍有关。
生活自理缺陷 与偏瘫、认知障碍、体力不支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