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王旖维 准考证号:046612100075 指导教师:朱倩 2015年9月3日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绪 言 2 二、《寒夜》的人物性格悲剧 2 (一)汪文宣——典型的悲剧人物 3 (二)曾树生——迷失在寒夜中的悲剧女性 4 (三)汪母——平凡人物的复杂性 7 三、《寒夜》的时代背景悲剧。 7 四、《寒夜》的思想内涵 9 参考文献 11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 摘要:《寒夜》是巴金写于抗战末期——一九四六年完成的作品。也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的诞生,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在黑暗社会中痛苦挣扎的灵魂和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本文试从人物形象的性格悲剧、作者构造的“家”的意向在时代背景下造就的悲剧、思想内涵三个方面分析《寒夜》所蕴含的独特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寒夜,悲剧,色彩,。 、绪 言 《寒夜》写于1944年冬天,完稿于1946年年底,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社会悲剧小说,也是人类苦难曲中最动人也是最令人痛苦的一章。整部作品的基调不同于巴金的代表作《家》《春》《秋》《雾》《雨》《电》那样充满胜利的希望,那样激情昂扬,充满斗志,《寒夜》描写的是一个小职员的家庭琐事和情感生活,展示了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是如何在生活的重重打击下破裂。整部作品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却处处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所展示的一切都毫无生气,让读者很是心情沉重,压抑贯穿了整部作品,让人感受生活到阴暗、糜烂和颓废,给人一种厌倦感和窒息感,《寒夜》全文描述没有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文章从“寒夜”开始,也从“寒夜”结束,却给人一种真真切切沁入心脾的“寒”意。 巴金用同情和悲怆的笔调写下了这部反应小市民生活悲剧的长篇小说,无疑是带着自己的审美意识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的:他剖析着自己,同时也在剖析着人类的灵魂。 、《寒夜》的人物性格悲剧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少不了成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的,而巴金的《寒夜》正是塑造出了成功的悲剧人物的形象,巴金笔下的三个人物正是因为灵魂的扭曲,苦痛的心理和极度的压抑造就了家庭的矛盾也加剧了家庭的悲剧。巴金的《寒夜》,有着它独特的文学魅力, 巴金的伟大之处不仅仅体现于他正直伟岸的人格力量,还在于他用艺术手段成功地揭示了人类“软弱”的灵魂。” 在旧社会,他总结出:好人得不到好报。所以,他极力为小人物申冤,可见他在寒夜里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寒夜》中人物不多,可是每个人物却是真实且丰满,《寒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加尊重人物的客观真实性,不再对人物作简单的情感判断,人物性格更加地丰富复杂。正如作者所说,《寒夜》中的“三个人都不是正面人物,也都不是反面人物;每个人有是也有非。” 小说以1944年冬天至1945年底国统区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几个“小人物”及其他们家庭的悲剧。小说中的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毕业的夫妇,他们曾经受过现代新思潮的启迪和熏陶,在个性解放的信念下相互结合,又共同追求过“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们共同走过了14年的婚姻生活道路,如此相爱的夫妻,可是最终却走上末路,想必这跟他们人物所具有的独特性格是分不开的。 (一)汪文宣——典型的悲剧人物 男主人公汪文宣战前是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受“五四”新思想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恋爱而结婚,也曾是反封建的勇士,怀着满腔“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和宏伟志向走向社会,想创办“乡村家庭化的学堂”,报效祖国。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腐败的社会制度,贫穷、疾病的折磨,使理想和热情付之东流让那一大段时期的现实生活毁掉了战争时期只能在一家书局做校对员,而当年的汪文宣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旗帜下,满脑子的理想和事业,又有志同道合的妻子,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们夫妻想携手创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校,献身于教育。他和曾树生没有结婚就同居,勇敢地向封建礼教进行挑战,这是何等的惊世骇俗?那时的汪文宣是曾树生仰慕的对象,他们以为会这样相亲相爱一辈子。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很快使他跌人了贫穷的深渊,工作上的几次碰壁,使他彻底丧失了当年的锐气。 不可否认,战争和黑暗是造就汪文宣生活悲剧的原因之一,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悲剧。 汪文宣是一个心地善良,忠厚老实,正直,不会阿谀奉承的知识青年,但是他的一切美好的特点却导致他最后走向命运悲剧,汪文宣是历史转折时期背负着新旧双重负荷的知识分子。他上了大学接受了先进的新潮思想,自由恋爱,也曾勇敢追求自由生活,反抗旧势力,不顾世俗反对与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