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与《荒原》预案.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 T. S. 艾略特与《荒原》 思考问题 核心问题: 作为T.S.艾略特代表作,长诗《荒原》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如何体现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特点? 分支问题: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长诗《荒原》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T.S.艾略特的文艺观点如何(“非个性化理论”和“客观对应物”)? 教学目标 了解T. S. 艾略特的生平与创作; 掌握前期和后期象征主义的关联,艾略特创作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 重点掌握《荒原》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能对长诗从思想和艺术加以分析; 美国文学总体特点 多族群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是美国文学的文化背景; “美国梦”的追寻与实现是美国文学的主要特色主题; 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文学的主要性格特征; 英国文学的总体特点 帝国叙事与殖民呈现是英国文学的首要特征;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是英国文学的特有传统; 经验主义是英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从英国文学到美国文学 就创作群体而言,从单族群到多族群的统一; 就描写对象而言,从老大帝国到新生大陆的转变; 就文学背景而言,从一元化思想到多元化思想的转换; 就文学精神而言,从经验保守主义到个人英雄主义的更迭; 就文学地位而言,从文学输入到文学输出的互换; 一、含义与分期 时间界定: 人们通常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象征主义文学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将20世纪20—40年代的象征主义文学称为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 亦称“象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重要文学思潮和流派。一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部门; 象征主义流派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 强调运用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 二、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 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蒙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 三、基本特征 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广泛使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 重视“感应”和“通感”;30年代后向意象派、隐逸派发展。 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和知性因素。 四、代表作家作品 [法]保尔·瓦雷里 《海滨墓园》 [奥地利] 里尔克 《杜伊诺哀歌》。 [俄]勃洛克 《十二个》 英语诗歌: 叶芝《在学童们中间》 出生在美国、后加入英国籍的T·S·艾略特 [比利时]梅特林克 《青鸟》 《闯入者》 [德]霍普特曼《沉钟》 五、艾略特与《荒原》 (一)生平(1888—1965) “但丁最年轻的继承人”; 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1948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分期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创作阶段: 1922年艾略特发表《荒原》之前为艾略特的早期创作阶段; 从1922年发表《荒原》至1929年是艾略特的中期创作阶段; 从1930年艾略特发表《圣灰星期三》至作者逝世是艾略特的晚期创作阶段。 (二)创作 1、诗歌 早期: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7 ); 中期:代表作《荒原》(1919—1922); 晚期:长篇组诗 《四个四重奏》(1943) ; 文艺观点 2、文艺批评 英美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的开创者 “非个性化”理论: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避却感情;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避却个性”; 经过“这种弃却个性的过程,艺术家才可以说是接近科学状态” ; “客观对应物”: 即“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发现它的客观对应物”。 (三)《荒原》 被西方学者视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是一部小型史诗; 全诗共五章,434行; 写于1919年至1922年间,于1922年10月在文学刊物《标准》上发表; 荒原景象 宗教与神秘气息 《荒原》的规划和采用的象征手法绝大部分受魏士登/韦斯顿女士《从仪式到神话》的启发; 艾略特还受到弗雷泽(Frazer, J. G.)的《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的启发; 结构形式 卷首引语 第一章:“死者葬仪” (The Burial of The Dead),写现代荒原的衰败、没落和死亡; 运用各种象征、暗示和典故等手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