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 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 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 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 《论语》 《大学》《中庸》合成“四书”。 学习目标:(1分钟)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3、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自学指导(一)(1分钟) 大声通读全文,读准字音及停顿。 提示: 1、注意以下几个红色字词的读音: 2、能够根据文章内容正确停顿。 朗读节奏举例: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一)(3分钟)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fú guō sù gu? qī pàn 自学检测(一)(5分钟) 根据节奏,朗读课文,齐读课文。注意停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点拨(一)(3分钟) 诗文背诵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古诗词默写、课文默写、名篇名段默写以及对内容的理解性默写。 反复朗读,不厌其烦,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把背诵比作“砍柴”,那么“朗读”就是“磨刀”。 事实证明:反复朗读后,就会发现课文差不多背下来了。读得越熟练、越流利,背诵就越快、越好。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要注意:①、看清题目,注意提示语。②、注意空格的数量与答案相对应。 自学指导(二):(1分钟) 标注重点字词,并翻译全文。(注意加红字释义)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二)(7分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本段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自学检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本段从攻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译文;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 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