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颇族

简介 景颇族现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潞西市、瑞丽市、盈江、梁河三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在中国景颇族聚集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陇川县被称为“中国目瑙纵歌之乡”。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要像狮子一样勇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功勋。 历史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 “高黎贡人”见诸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峨昌”、“遮些”、 “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波拉。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饮食习惯一 景颇族以米为主食,吃法有烂米饭、糯米饭、糯米粑粑或竹筒饭。蔬菜除部分来源于菜园,多靠采集野菜来制作,景颇族还喜饮水酒,喜嚼“沙枝” 用草烟、芦子、熟石灰配成的嚼料 。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礼节之一 。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饮食习惯二 宴客食俗 景颇族宴客有一种食规,客人到后稍事休息,便有身着盛装的中年妇女出来敬送“礼篮”。其篮用藤篾精心编织,内装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两包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首客受礼后致谢先饮一口酒,再转给众人抢饮,然后将鸡蛋切片,放在饭团上,人各一份,边吃边加赞美,吃毕奉还礼篮,表示回敬。这些食物各有含义。白酒代表“女”;米酒代表“男”;糯米饭代表“粘贴结合,亲如一家”;鸡蛋代表“纯洁、圆满、平安、康乐”。 婚恋食俗 以食传言是该族青年表达情爱的一种方式,小伙爱上姑娘,就在食品中包上树叶(表示话很多)、树根(表示思念)、大蒜(表示求婚)、火柴(表示坚决)、辣椒(表示火热)等物送去。姑娘如有意,退回原物,如需考虑,便加放几根奶浆菜、如拒绝,则添进火炭。小伙接着又在食物中放上合拢的嫩树叶(表示希望共同生活)、粮豆(表示早日结婚)再送去,姑娘同意,但回赠烟草,坚决拒绝,则将合拢的树叶扭成背靠背退回去,这样几来几往,不少有情人便可通过“正娶”或“拉婚”(抢亲)终成眷属。 宗教信仰 崇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鬼灵都能对人起作用,给人以祸福。供奉的鬼分三类,即:天鬼、地鬼、家鬼。天上以太阳鬼为最大;地上以地鬼为最大;家鬼以“木代”鬼为最大。凡遇插种、收割、婚丧、械斗等均请巫师宰牲祭鬼,最大的祭典“目脑”,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天主教也曾经传入过,但没流传开。 服饰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群,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 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 民居民俗 主要有竹木结构的楼房(俗称“矮脚楼”)和砖瓦结构的平房两大类。 矮脚楼:楼房呈长方形,屋顶为双斜面,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低层架空的高度较低;上层住人,设火塘取暖做饭,底层圈养家畜家禽。 目脑纵歌节 “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目脑纵歌节 1、“岁目瑙”,家庭财源茂盛,人丁兴旺时举行; 2、“布当目瑙”,征战取得胜利时举行; 3、“贡冉目瑙”,同胞兄弟分家自立门户时举行; 4、“腾肯目瑙”,新建房屋住所落成时举行; 5、“空然目瑙”贵族家娶亲办婚礼时举行; 6、“达如目瑙”,出征时举行; 7、“昔目瑙”,有名望的长者去世送葬时举行; 8、“柱目瑙”,祭奠“木代”神时举行……不同类别的“目瑙”都有特定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整个过程都是由“瑙双”(领舞)队和“瑙巴”(

文档评论(0)

nfv0506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