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明清专制制度加强01描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 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当年明月) 明朝政治制度改革的创始者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请根据所学知识,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作用? 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过分强化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 *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废行省,设“三司” (行政) (监察) (军政)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中央 一、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相权过大,妨碍威胁皇权 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胡惟庸骄恣擅权 宰相制度的废除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挑战 处死 胡 惟 庸 明太祖朱元璋 回答:明朝废除宰相制有什么影响? 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 一步加强; 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内阁小传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过程: 2、内阁的出现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制约皇权 对皇权影响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任 免 侍从咨询为主 一级决策者 职 责 皇帝个人信任 宰相制度赋予 权力来源 内阁 宰相 ? 内阁制和宰相制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四:清高宗(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闒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 。 (1)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并说明有无本质区别的原因。 (2)统治者对宰相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