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灵回望中的坚守与期待.doc
心灵回望中的坚守与期待
故乡是什么?散文家说,假如你是一只风筝,故乡就是攥住风筝线的地方。故乡是什么?诗人说,故乡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惋惜,故乡是“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的哀叹,故乡是“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悲怨。对一个宦游在外的人来说,故乡是他一生中最渴望离开,又始终无法真正割舍的所在,是他虽身处异地却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的地方。性情姚茂椿,真情亦在此。
一
在刚刚完成的新世纪文学史叙述中,我把新世纪散文创作归纳为三大块:“传统散文的延续”、“文化散文的余韵”和“新媒体散文的繁荣”①。和新世纪小说戏剧的频繁变脸相比,散文总体上保持了更多的传统和常态。它也许是落寞的,也许是安静的,但却绝对是从容的、稳健的。如果说,小说戏剧反映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急迫和焦灼,那么散文则展现了更多的传统本色和文化自信。姚茂椿的散文,正可以作如是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散文的国度。但百年文学史的发展实践表明,作为传统散文内容核心的“道”确实已经无法复制,但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感内容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血脉已经不自觉地渗入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机体之中,并在新世纪的文化创新实践中,自觉地完成了现代性转化,勃发出新的生机。不论新世纪中国社会已经迈入到何等现代、后现代的程度,中华文化作为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现实和存在,其标志是明显的,其独特性是不容质疑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心理依然在继承延续,并在包括文学在内的多种文化载体中鲜明地呈现出来。“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结构决定了散文的使命和特点,而散文又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地在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中积淀着各种文化信息。”②
姚茂椿,这位侗乡的儿子,他首先是一位歌者。尽管他驻足在城市的钢筋水泥群里,羁留于都市的声色繁华之中,他仍孜孜于以淳朴的歌喉,明快的旋律,吟唱着质朴的山歌民谣。那是他千里之外的侗族故乡,那山、那水、那人、那景,细说如数家珍,历历如在目前。
故乡是磁性超强的铁块,姚茂椿深陷磁场,不可自拔,也不想自拔。二十多年来,尽管作家书写的范围不断拓展,但故乡是他始终不离不弃的中心。描绘孕育了自己生命、伴随着自己青春成长的故乡山水草木,刻画这块土地上淳朴善良的亲人,赞美侗族民俗文化风情,是姚茂椿散文的主要内容。在作家的笔下,故乡的一景一物都是神奇而美丽的。那蜿蜒于山腰的路,舞水碧波上的悠悠浮桥,群山环抱的深山小学,风景如画的上坝,穿越历史的花阶路,储满文化梦想的龙塘,童年玩耍嬉戏过的小池塘,山谷深处的万磨坝,记忆里的苦李,宁静而神秘的故乡夜世界,祖祖辈辈赖以生活的甜的田,甚至那耳畔依然清晰的夜声……
除了自然景色,还有嵌入作家记忆深处的人文风景,如公社中学的泥巴台子,老家屋外的乡场,老街的小店铺,一湾碧水旁的两所校园,使我充满向往、促我思考的大堰,老家的煌煌正屋……当年物质条件匮乏,这些事物显然是简陋的、粗糙的,但在记忆的殿堂里,它们容光焕发、熠熠生辉。
我理解姚茂椿的歌声。他是在那片遥远、贫瘠的土地出生,通过读书、求学、工作,走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山的儿子。他感恩那孕育他身体、赋予他性灵的山水,怀念那里琐碎的人事,因为那是他的根所在、他的魂所系。传统中国人思乡恋家,返祖寻根的情感态度,保留着乡土中国最圣洁、最淳朴的文化情怀。扶罗小街上的岁月令人魂牵梦绕,记录着他童年时光的点点滴滴,自不必说。龙溪口中学洒满阳光的岁月里,积蓄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童年时快乐相处过的充满灵性的小狗“来宝”,至今向我闪烁着带人情味的眼神。在那无声走过的岁月里,记工本记录着艰苦岁月里的沉重和艰辛。在八拱桥畔逝去的歌声里,我感到亲人的阵阵气息。哺育自己成长的坚实母爱使人感叹母亲柔情的脊梁承载着的伟大和坚强,彰显着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中国传统散文的重要特点。姚茂椿的文字,是用感情的外衣严实包裹着的情字,是他从心里呕出来的字字滴血的心字。在《耳畔的夜声》里,他感受到暗夜里清晰的生命之音,《老庚树》抒发了对人性本真和善意的期许,《甜的田》赞美家乡的田野,田里的物产对于故乡人们生存的意义。《龙塘眷眷思母情》达到了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较高境界,文章开篇就说:“故乡的龙塘,流水潺潺,就像我漫漫的忆母之情。”作家由龙塘的风景和传说故事,引出勤劳艰辛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通过写景、记人,情感逐渐积蓄,达到高潮:“清清的龙塘水,在妈妈的墓与碑的俯视下潺潺流过,一年四季都不会断流。在都市的夜灯下,我忘记了生活的疲惫,铺开素色的书笺,写下心底的诗句:母爱是山/孩子的怀念是山洪/(洪水怎样高涨/都蜷伏在/山的足下)……”文章结束时情景融合,诗意浓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3-2024年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录用67人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影视鉴赏》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877页PPT).ppt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docx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导学案……详解(刘).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高效备考策略 .pdf
- 产品思维30讲的关键.pdf
- 五权宪法原理.ppt
- 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