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精神困境的信使.doc
时代精神困境的信使
摘 要:《风雅颂》故事的重心并不在于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描绘某一具体的社会现象,而是在于用看似荒诞的故事表达知识分子在现时代内心的漂浮和矛盾。本文从疯癫形象与道德模糊形成伦理判断的复杂性,经典文本的解构与反讽叙事凸显时代精神困境,知识分子精神乌托邦及其幻灭主题三方面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荒诞 疯癫形象 精神困境
王小波在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里有一篇杂文曾经提到过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种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长此以往,国王只能生活在虚假和片面之中。我想阎连科的《风雅颂》之所以引来那么多的对作者的指摘就是因为我们时代的读者和批评家很多都有花剌子模怪癖。作家敏锐地感受时代精神困惑并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传达了一种文学真实,这种真实刺痛了人们的神经,但因此而迁怒作者显然是不应该的。正如当年评价贾平凹的《废都》一样,它所描绘的知识分子主人公庄之蝶的糜烂生活会让我们感到震惊,于是就将贾平凹等同于庄之蝶审判一番,是没有道理的。阎连科在《风雅颂》后记里说:“我冥冥中有些预感,《风雅颂》的出版,会招致一片的谩骂之声。”{1}可见作者已熟知花剌子模逻辑以及明知前路险恶而直面现实的勇气。我们大可不必将作者创作《风雅颂》的伦理意图奉为圭臬,但对作者以及作者在文本中体现的伦理取向还是应有起码的尊重。
许多评论都把目光关注在清燕大学是否映射了现实中的某个高校、阎连科本人熟悉不熟悉大学生活这类非文学论题上,却有意忽略了我们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困惑和灵魂挣扎。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映射现实中的某个单位根本既无可能亦无必要,这种误解也贬低了这部作品的格局,对号入座实属可笑之举。作者也可能不熟悉大学生活,但并不影响他调用他的想象力去虚构情节,从而去实现他所感受到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内在心理真实。《风雅颂》故事的重心并不在于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描绘某一具体的社会现象,而是在于用看似荒诞的故事表达知识分子在现时代内心的漂浮和矛盾。故事情节的荒诞也是引起争议的话题之一,荒诞的形式本身并不影响它所表达的内在真实,我们总不能以卡夫卡把人写成了甲虫或者老鼠而说它是不真实的,顶多也是“不真实的真实”。这也和作者对荒诞和真实的理解有关,他说:“我觉得最荒诞的来自我们这个生活中最真实的,真实到极致,一定是最极致的荒诞。”{2}纵观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他的目光始终是关注现实的,在当今这个轻松、轻佻、轻浮泛滥的时代,阎连科是少有的几个有现实分量的作家。而他采取的叙事策略往往是荒诞的情节故事。《风雅颂》的字里行间显示了知识分子很深的焦灼和无所适从的惶惑。
一、疯癫形象与道德模糊形成伦理判断的复杂性
现代小说对世俗生活的重视使叙事的重心不再是英雄和传奇,而是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遭遇,这些小人物中又有许多疯癫人物形象,他们的行动和言语方式都不是寻常的规范伦理可以理解的,这些疯癫人物形象的大量涌现反映出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个体自由伦理与传统规范伦理的冲突和斗争。他们既是传统伦理的叛逆,又是现代伦理的先知,从传统规范伦理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狂放不羁,蔑视一切规范伦理教条,而从现代个体自由伦理的角度看,他们身上却体现出可贵的现代品质。所谓疯癫也并不是指愚蠢或其他不正常的精神现象,而是指他们的外在表现和行为方式具有非理性特点,所秉持的伦理理念和信念为传统伦理所不容,对人们惯常的思维构成挑战,是对压抑人性、束缚自我的腐朽势力的反抗。
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疯癫人物形象已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文学景观,被昆德拉视为现代小说肇始的《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就是这类人物的始祖,“他头脑中忽然浮现了一个连全世界的疯子也从来没有过的奇怪的念头:他要去做游侠骑士, 全身披挂, 手持武器, 骑着骏马, 周游世界, 行侠冒险。”{3}堂吉诃德迷恋骑士小说,仿效骑士生活,终其一生为梦想所累。堂吉诃德的疯癫行为常遭世人嘲笑,即便是《堂吉诃德》的作者也曾被指责为“不学无术”,然而堂吉诃德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却是怀揣着无畏的勇气、梦想和执著追求,成为人类不断超越精神的象征。确信的价值信仰分裂为无数个模糊的相对真理,为信仰所庇护的安宁心灵被现代人的焦灼不安所取代。堂吉诃德的着魔超越了寻常人的平庸生活,滑出了惯常的生活轨道,而他身后着魔的人的历史和整个现代历史一样漫长。也许正是这种蔑视常规的冒险精神才使人类不甘庸常,走向卓越:“没有疾病、疯狂和精神犯罪,就不能取得精神上和认识上的某种成就;伟大的病夫是为了人类及其进步, 为了拓宽人类情感和知识的领域, 简言之, 是为了人类具有更加高尚的健康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者。”{4}只要人类探索未知领域与完善生活的脚步不止,他们的存在就是必然的,就会散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