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人教版知识精讲.docVIP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学重、难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 “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 静以修身 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 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1.“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之……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特] 4.“而……者”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 数量词作定语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古代物量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反,数量词短语在中心语后,与现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相似。] (五)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补语)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后置句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 [“乎”相当与“于”,“诸”相当于“之于”]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后置句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六)主谓倒装句(加强语气) 1. 甚矣,汝之不惠! 2.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七)省略句 1.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 )行矣。 (2)蒙后省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 蔺相如因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 2. 省谓语 (1)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2)今肃可以迎操,如将军不可( )也。 3. 省宾语(谓语宾语和介词宾语) (1)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2)衣食所安,弗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