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使or魔鬼取于家庭教育的成败
天使or魔鬼?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成败
2011-05-06 11:25 ? 南方日报 ?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我有话说?
■亲子话题
自肇事之日起,药家鑫案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月22日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人们不禁要问:是谁让一双弹钢琴的手变成持刀杀人的手,是什么让一个可能是未来的音乐家变成杀人犯?
药家鑫落到这步田地,最伤心的就是他的父母,而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这正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在药家鑫的生活中,只有练琴没有别的,缺乏一种人格的教育,使他不知道关心爱护别人,甚至认为可以为了保全自己而去伤害别人。
“从药家鑫案得出一个深刻的教训:教育得好,可以让孩子像天使一样可爱;教育不好,孩子也能魔鬼一样可怕。错误的教育就是一种杀人的教育。”著名教育理论家孙云晓先生日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南方日报记者 陈小庚 实习生 熊丽
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
2003年,散文作家阮梅在同一所中学听到了两个不好的消息:一女生怀孕,跳河自杀;一成绩非常优秀的男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网隐,服毒身亡。恰在此时,马加爵杀人案震惊全国。这些青少年的死,激起了阮梅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特别忧虑。于是,她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散文创作,从事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
经过多年的调查报告和对青少年问题的研究,阮梅和孙云晓合著了《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了一个个不幸孩子如何因为心理障碍,走向自杀、犯罪的故事。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交流,阮梅在书的后面公布了自己的QQ号,新书发行后,阮梅收到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家长和孩子的求助。他们所讲述的孩子故事,比阮梅之前了解到的更加触目惊心,更令人焦虑。
一位广东籍的女生读者在谈到被母亲骗至一所管制型学校时说:“如今社会上涌现出很多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很多父母觉得孩子难教,就把孩子骗去那些封闭管理。我父母迷信这些教育,硬是让我在那些地方呆了一年多。我虽然什么也不说,但心里积恨已久,以致我现在越来越反叛,和家人几乎到了决裂的地步。”
“我现在虽然在校,可是完全没有心思听课,父母总是骂我,侮辱我,打我,整天怀疑我跟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从不听我的解释,整天威胁说要送我去精神病院,甚至说等我18岁后就赶我走,我已经两个多月没跟父亲讲过一句话了……我也请教过别人,可是那些大人都是嘴上一套一套的,跟我父母一样。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能体会到我怎么想的呢?他们就是为了顾全大局:‘只要你乖乖读书,听从父母就行了!’”这位女生继续说道,“我天天都想割脉,几乎每天都会爆发一次家庭大战,我完全受不了了;我甚至恨不得走在路上就给车撞死多好!我身上有太多的洗不去的阴影,有些创伤我深埋在心里,我的人生注定是个悲剧。”
“如果不是孩子直接找我聊,我根本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家庭。”阮梅说,其实,孩子只不过是孩子,他无法成为圣人。成长快不得,成长是慢慢长大的过程,也是不断犯错纠错的过程。这些家教问题的出现无一不与成人的焦虑过度有关。家长的过度焦虑在客观上造成了孩子没有安全感,没有被尊重感。
“我们写书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特别是未成年孩子的家长发出警示: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阮梅说,
心理危机和亲情危机的危害
在7年的时间内,阮梅先后到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安徽、陕西等省份,接触少年儿童3000多人,教师、家长600多人,在精神病院、康复医院、少年犯管教所走访了解到的孩子从心理健康发展到不健康的过程。在调查走访中,她耳闻目睹了家庭教育的种种失败,使一个个健康快乐的孩子走向自杀犯罪。
“那些孩子们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缺少来自父母、学校、社会的真爱。”阮梅说,在以往人们的心目中,弱势群体一般定位为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失业工人等。其实,真正的弱势群体应该是3亿多未成年人。他们什么最弱呢?心理健康最弱。成年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心理环境,而孩子们不能。
孙云晓认为,自杀、犯罪的青少年群体有两个特征:一是有严重的心理危机,表现为攻击性强、常处在焦虑的状态、正常情感缺失等;二是有亲情危机,调查研究发现,自杀和犯罪的青少年与他们父母的关系都不是很好。另外,自杀的青少年的抗挫能力比较差,在正常人看来不足以导致自杀的事情如考试成绩下降、失恋等,都可能导致他们走上绝路。
阮梅认为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犯罪率不断升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社会学家所谓的循环剥夺感时期,按发展经济学的定律,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之后,收入不公、环境污染、道德崩溃会使社会敏感神经绷紧。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矛盾和问题慢慢凸显出来。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面对社会转型给自己造成的困扰,该如何平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