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血的生成 (一)血液组成及其化生的物质基础 1. 组成: 营气 津液 2. 物质基础: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为最基本物质 二、血的生成 (一)血液组成及其化生的物质基础 3. 血液化生过程 (1) 主导途径: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而为血 《灵枢·决气》: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 (2) 其它途径: 肾藏精,主骨生髓,精髓化血 三、血液的循行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如环无端,流布于全身,以营养人体周身上下内外。 ① 气的推动作用 心主血脉:血行直接动力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肝主疏泄:气行血行 ② 气的固摄作用 脾主统血:血行脉道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血液的循行 血 脉管 气 推动 脉管 气 固摄 三、血液的循行 “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 气虚 血虚 气滞 血瘀 四、血的生理功能 1 营养滋润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毛发润泽光华,感觉运动灵活协调 2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 血的生理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面色 肌肉 皮肤 神志活动 (血者,神气也) 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滑 4.神志活动正常 毛发 血的濡养功能 四、血的生理功能 血虚: 营养滋润功能下降 头昏目眩、面色不华萎黄,毛发干枯, 皮肤干燥、肢体麻木、运动失灵 血不养神 健忘、失眠、多梦、神志恍惚、惊悸不安 血热: 心神被扰 烦躁、谵妄、昏迷 面色萎黄 津 液 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联系与区别 1.联系:同属水液 属阴,同源水谷,赖脾胃化生,相互转化 2.区别: 津 液 性状 清轻稀薄流动性较大 浊重稠粘流动性较小 分布 渗透浸润皮肤肌腠 流行灌注骨节,脑髓,脏腑孔窍,渗注于血脉 作用 滋润肌肉,充养皮肤滋养孔窍 濡养脏腑,滑利关节,补益脑髓 病理 津伤乃伤阴脱液之渐阴伤必兼津伤 脱液乃津液干涸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转输; 小肠主液分清泌浊; 大肠主津吸收部分水液。 二、津液的代谢 (二)津液的输布 由脾、肺、肾、心、肝、三焦等综合作用而完成: 脾运化水液——脾气散精 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肾主水——气化 肝主疏泄——气行水行 三焦决渎——水液通道 心主血脉——津血同源,行于脉中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排泄 1. 脏腑调节:肺、肾、脾、膀胱、大肠等。 2. 排泄方式:①呼吸道呼气、汗; ②尿;③大便。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滋润濡养 化生血液 排泄废物 调节阴阳,运载全身之气 津液的病理---津液失常 1. 津液亏损不足 2.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湿浊困阻 痰饮凝聚 水液贮留 ? 气血津液的关系 ? 气与血的关系 ? 气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的关系 核心内容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对血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气为血之帅 血对气 A.血能生气 B.血能载气 血为气之母 临床应用:①血虚时,补血+补气;②血瘀时,活血+行气 ③气虚出血时,补气+止血 病理:大出血时,气随血脱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津液对气 津能载气 临床应用:①津液不足时,滋阴+补气;②水液停滞时,利水+行气③气虚津液流失时,补气+固津 病理:津液大量丢失时,气随津脱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三、精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