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震定位及其应用本科毕业论文
目 次
摘要………………………………………………………………………………………Ⅰ
Abstract………………………………………………………………………………… Ⅱ
1 前言 ………………………………………………………………………………… 1
2 近震的理论基础………………………………………………………………………2
2.1 地震学的基本名词和概念……………………………………………………2
2.2 地震的分类……………………………………………………………………2
2.3 近震的主要震相………………………………………………………………3
3 正演计算(模型试算)…………………………………………………………… 5
3.1 基本原理………………………………………………………………………5
3.1.1 坐标变换………………………………………………………………5
3.1.2 正演计算………………………………………………………………6
3.2 正演模型的建立………………………………………………………………7
4 反演计算………………………………………………………………………………8
4.1 基本原理………………………………………………………………………8
4.1.1 当速度V未知的初定方法……………………………………………8
4.1.2 当速度V已知的初定方法……………………………………………10
4.2 模型反演结果…………………………………………………………………11
4.3 误差分析………………………………………………………………………11
5 实例剖析………………………………………………………………………………13
6 结束语…………………………………………………………………………………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近震定位程序………………………………………………………………………19
1 前 言
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的地动山摇、房倒屋塌、生死分离的那种凄凉、悲惨的场面,又一次的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威力,更是让灾区的人们心惊肉跳,恐慌难安,甚至谈“地震”色变,这就是地震给人们的最直观的印象。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常伴随着地面变形和地层错动,其破坏力是相当大的。主要表现为:大型建筑物破坏,普通民房破坏,山崩地裂,人畜伤亡。如今地震发生越来越频繁,2010年也被“尊称”为国际地震年。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地震对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的同时也为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地球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主要是来自地震学研究,因此地震学也就成为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由于天然地震具有很大的能量,它所产生的地震波可以穿透很大的深度,传播很远的距离,而且当遇到地球深部的波阻抗差异界面时产生反射波,其中,天然地震的中的近震资料为研究地球深部结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和途径。
利用地震记录进行定位始源于欧洲和日本。最初使用方位角方法,随后是几何作图法和地球投影法。《国际地震汇编》(ISS)最先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修订震中。1961年,博尔特和威尔莫合作,改进了计算方案,并首先在ISS使用,随后,国际地震中央局与美国海岸和大地测量局先后使用。在我国,李善邦先生最初使用方位角和最小二乘进行地震的观测和定位。1953年,我国开始采用大量观测数据修订震中。目前我国的地震的定位方法兼作图法和计算法。其中近震的定位方法主要有石川法、和达法、高桥法、外心方位角法、假定发震时刻定位、等时量板法等十几种方法。计算机的近震定位方法主要分为速度未知的初定为方法和速度已知的初定为方法。
目前定位精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如果有合理的台网分布和适用的走时表,对于Δ100km的区域性事件,定位精度为1km左右;对于100-1000km的近震,可达2至5km;远震为5—10km。一般浅源地震(h100km)的震源深度误差为深度值的10%左右。震源愈深,相对误差愈小;h300km时,误差小于其深度的5%。发震时刻的误差为1/10—1/2s.
2 近震的理论基础
地震学主要研究地震的发生、地震波的传播及地球内部构造,地震波能穿透到地球内部,并能把地球内部的信息带回地面,具体说来,它主要是根据天然地震或人工地震的资料,运用物理学、数学及地质学的知识,来研究地震发生的状况及地震波传播的规律,以求进一步达到研究地震和预报地震的目的。同时地震是地球表层的振动,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一种形式,所以还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来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构造。
在弹性介质内传播的纵波和横波,由于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动场施工方案.doc
- 运动估计算法设计及FPGA实现.doc
- 运动场及校门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
- 运粮河大桥施工方案毕业设计.doc
- 运输有限公司燃气运输车销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运销站各项规章制度.doc
- 近代物理研究所天水路住宅小区危旧住房改造工程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doc
- 运通家园居住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近似法在物理学中的运用_学士学位论文.doc
- 近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硕士学位论文.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