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穴结合治疗溃性结肠炎89例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穴结合治疗溃性结肠炎89例疗效观察

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例疗效观察 1.河北省中医院 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 050017 (本课题为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课题编-48) [ 摘要]目的:观察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两组均四周为 一疗程。结果:总有效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6.5%、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直乙结肠、降结肠肠镜总有效率为79.4%、71.4%,与对照组48.3%、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临床症状与肠镜疗效显著。 [关键词]药穴结合,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累及全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病情迁延难愈,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我们在临床中用药穴结合综合治疗UC,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成都会议标准确定[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2002版)中关于脾胃虚弱证、气滞血瘀证,符合主症2个症状和次症2个症状即为脾虚气滞血瘀证。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纳入试验前一个月内检查证实诊断。排除标准 排除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局部狭窄、肠梗阻及合并肝、肾、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1.2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69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9例,男53例,女36例;年龄21-68岁,平均43.6岁,病程2-7.6年;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平均41.7岁,病程1.9-7.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中药:黄芪12g 党参15g 白术9g 茯苓15g广木香6g 川朴15g 荔枝核15g 蒲黄包12g 三七粉冲2g 川芎9g。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汁300毫升,分早晚两次空腹服用。耳穴贴压:取脾、大肠、内分泌、交感、皮质下,局部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用粘有王不留行药籽的0.4cm×0.4cm的胶布,贴在耳穴上,使之固定,耳穴部位有酸、痛、胀、热感,每天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10-20下。 对照组 柳氮磺胺吡啶2.0,口服日三次。两组均四周为一疗程,四周后复查电子肠镜。 2.2观察项目 ⑴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改善情况;(2)肠镜、病理:为日本Olympus,治疗前后两组均行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切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操作;(3)不良反应监测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2000年成都会议疗效评价标准[1]:完全缓解(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粘膜大致正常;有效(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粘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肠镜结果均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6.5%、52.5%,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 %)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9 39(43.8) 38(42.7) 12(13.5) 86.5 对照组 80 15(18.8) 27(33.7) 38(47.5) 52.5 3.2.2两组肠镜比较 见表2 治疗组直乙结肠、降结肠总有效率分别为79.4%、71.4%,与对照组48.3%、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肠镜比较 例( %) 部位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直乙结肠 治疗组 68 26 28 14 79.4 对照组 60 9 20 31 48.3 降 结 肠 治疗组 21 7 8 6 71.4 对照组 20 2 6 12 40.0 4.讨论 UC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患病率高达30-100/105, 国内近年有关UC报道增加,且迁延难愈,反复发作。UC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便,可归属“泄泻”、“痢疾”等范畴。《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亦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