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培训课件--尿液检验节.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肾小球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毛细血管壁严重破裂,以大、中分子量为主,尿蛋白1~4+,尿Ig/清蛋白>0.5,出现提示预后较差,定量在0.5~3.0g/24h,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对小分子量重吸收↓,小分子量为主,尿蛋白1~2+,<2g/24h,尿试带法常假阴性,加热乙酸法阳性,常见于肾小管间质病变,器官移植排斥。 3.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或相继受损。中、小分子量为主,大、中、小分子量均增多,组分似血浆蛋白。 4.溢出性蛋白尿: 指血液循环中出现了大量以小相对分子质量为主的异常蛋白质, 经肾小球滤过后,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尿蛋白定性为1~2+,定量为1~2g/24h,常见于MM,PNH,心梗等. 5.组织性蛋白尿 肾组织细胞代谢产生、肾组织破坏分解、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道组织分泌的蛋白质。多以T-H糖蛋白为主。蛋白定性±~+,定量为0.5~1.0g/24h,常见于肾脏炎症,结石。 6.生理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 7.偶然性蛋白尿 (三):尿蛋白定性试验 试带法: 加热乙酸法: 磺基水杨酸法: 试带法: 原理: 利用pH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在pH3.2的条件下,酸碱指示剂产生阴离子与蛋白质阳离子结合,引起指示剂进一步解离,指示剂颜色深浅与蛋白含量成正比。 试带法: 方法学评价: 1. 仅对清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 (1/50~100),本周蛋白假阴性; 2. pH9可假阳性,pH3可假阴性。 3. 大剂量滴注青霉素会引起假阴性 加热乙酸法 原理: 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加酸致pH接近等电点使蛋白更易于变性下沉。 加热乙酸法 方法学评价: 特异性强、干扰因素少, 能同时检出清蛋白和球蛋白、 敏感度低(0.15g/L)?? 低盐、pH9或pH3可假阴性 磺基水杨酸法 原理: 在酸性环境中,磺酸根阴离子与蛋白质氨基的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质盐而沉淀。 磺基水杨酸法 方法学评价: 1. 反应灵敏、敏感度高(0.05g/L) 2. 与清蛋白、球蛋白、 BJ蛋白等均能反应 3. pH9或pH3可假阴性 4. 青霉素会引起假阳性 (四):尿蛋白质检查临床意义 1.生理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 肾前性蛋白尿: 肾性蛋白尿: 肾后性蛋白尿: 问题思考 1、试述尿蛋白生成机制。 2、试述尿蛋白检测定性的原理及方法学评价。 问题思考 1、试述尿液生成机制。 2、试述尿液标本采集的种类。 3、尿液标本如何保存? 第六章 尿液一般检验 尿液分析的组成 1、理学检查 (尿液物理性状) 2、化学检查 (尿液化学成分的变化) 3、分析仪检查 (仪器分析) 第一节、理学检查 1. 尿量 2. 外观颜色及透明度 3. 气味 4. 尿比密测定 5. 尿渗量测定 一、尿量 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参考值: 1000—2000ml/24h(成人), 昼夜尿量之比:2~4:1 尿量/kg(儿童,3-4倍) 饮水过多 精神紧张 内分泌疾病:尿崩症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肾脏性疾病:慢性肾炎 1.多尿:成人2.5L/24h,儿童3L/24h 2.少尿:指尿量成人0.4L/24h或17ml/h;学龄前0.3L/24h;婴幼儿0.2L/24h 肾前性少尿 :血液浓缩 肾后性少尿:尿路梗阻 肾性少尿:GFR减低 3.无尿:指成人尿量0.1L/24h或12h无尿 儿童尿量30~50ml/24h 二、尿液颜色和透明度: 参考值:淡黄色、清晰透明 (一)生理性变化 1.代谢产物: 2.饮水及尿量: 3.药物影响: 4.盐类结晶及酸碱度等 (二)病理性变化 1.无色:伴比密高见于糖尿病, 伴比密低见于尿崩症 2. 血尿: 肉眼血尿:1ml/L,红色、洗肉水样、云雾状,混浊; 镜下血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尿镜检红细胞3个/HP 3. 血红蛋白尿: 尿液游离的血红蛋白过量(参考值0.3mg/l) 时,引起尿隐血试验阳性。呈暗红色、棕红色、酱油色。 与血尿,假性血尿的区别 根据离心后:上清、沉渣 4. 肌红蛋白尿: 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由肾脏排出。当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严重损伤时,肾排泄增高。 与血红蛋白尿区别: MB溶解于80%硫酸铵,血红蛋白则不能溶解。血浆、尿均红为血红蛋白,血不红尿红为肌红 5. 胆红素尿: 尿液中含大量结合胆红素称胆红素尿 ,呈深黄色 振荡后产生的泡沫亦呈黄色,与空气接触可被氧化为胆绿素为棕绿色、黄褐色。 6. 乳糜尿: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